面對最大挑戰:在歐美品牌紛紛南下并發力市場后,如何在細分市場進一步加強自身產品。
“德系車雖來勢兇猛,但能否對日系車構成威脅,歸根結底還是由南方市場的消費者說了算。”汽車市場分析人士認為,從目前的市場表現來看,日系陣營更具備“本土作戰”的優勢,特別是東風日產,其優異表現對大眾南進的氣勢始終在生成強有力的狙擊和壓制態勢。
日系三大品牌牢牢占據市場制高點,尤以東風日產的表現令人稱道。成立7年的東風日產,2005年至2008年間始終保持三倍于行業平均水平的增速。2009年,東風日產作為華南地區產銷量最大的汽車企業,憑借經典“夢八”車型的優異表現,在廣州地區全車系銷量在日系品牌中一直穩居第一。
2010年的市場銷售數據表明,東風日產1至5月累計銷量達到27.42萬輛,同比增長51%,位居行業第四位,保持了迅猛增長的勢頭。5月份,東風日產銷車53063輛,遠遠高于一汽豐田的30679輛、廣汽豐田的21979輛、廣州本田的20709輛以及東風本田的19238輛;天籟、軒逸和TIIDA繼續躋身“萬輛俱樂部”;東風日產全車系相對市場占有率高達6.7%。
此外,據媒體分析報道,在迎戰“大眾南下”的日系陣營里,受豐田“召回門”、本田勞資爭端等“后院起火”事件的影響,相對穩固的華南車市“鐵三角”的布局將留下些許隱患,為搶奪華南市場的競爭者們提供了機遇。因此,對于加速進軍華南市場的大眾來說,發展更為穩健、產品線更為完善的東風日產,才是最大的“攔路虎”。
相比競爭對手,東風日產以“高端領軍、中部崛起、小車爆發”的三位一體、全面開花的態勢,成功實現了產品線整體優勢和局部優勢的齊頭并進,不僅完成了對轎車、MPV、suv、CROSSOVER等細分市場的全覆蓋,而且旗下主力車型都成為各自所在細分市場的領軍車型。與之相對應的是,本田在中國市場尚存在產品線單一等企業自身“短板”。在中國車市深受消費者收入結構的變化、國家宏觀調控等因素影響的情況下,科學合理的產品矩陣成為車企應對風險、抓住市場機會的有效途徑。這一“短板”在越發激烈的華南車市競爭中清晰地凸顯了出來。
業內資深人士認為,正如東風日產今年提出的年度主題“厚基勃發”那樣,東風日產能夠不懼強敵挑戰,是它在中國市場深耕細作、厚積薄發的結果。對此,東風日產副總經理任勇表示:“東風日產將努力打造全價值鏈各個環節的標桿水平”。日系精細化基因及中國市場本土經營的完美結合,蓄積了其不可復制的體系競爭力。國際知名咨詢機構羅蘭·貝格在研究報告中更是對東風日產扎實深厚的企業綜合競爭力給予了高度評價,將東風日產評為中國汽車行業的標桿企業。
在營銷網絡方面,東風日產根據市場和政策的最新變化,在全國試行大區制管理,提升區域營銷水平;對全國銷售體系進行調整,實行“T”字型體系,即橫向整合總部各部門的資源,縱向把總部對專營店的資源直達東風日產的二級銷售網點,使體系更加扁平化,獲得更快的市場反應能力。“在二級特別是三級以下城市,當地的文化、生活習慣是更加頑固的,專營店比廠商更了解當地的消費者。”基于上述觀點,東風日產特別重視二、三級市場,鼓勵經銷商投消費者所好,開展豐富的營銷活動。其中最出名的,便是韶關地區某家經銷商“以賣藥的方式賣車”的例子。
在服務層面,東風日產樹立行業標桿:其二手車置換、汽車金融及保險業務已走在行業前列;連續三屆蟬聯“金扳手”獎項,去年又獲得“2009中國汽車服務金手指獎”的最高獎項——“年度最佳品牌二手車獎”。同時,東風日產將“感心服務”品牌貫穿在從買車、用車到換車的全程當中。五個安心售后服務、600個服務網點的強大網絡、17000名專業技師隊伍、24小時緊急救援、100%純正備件,為中國消費者提供全方位的呵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