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束長安福特代工還需三年
談兵稱,自己“當時感覺上海有這個需要,通用大眾的產品雖然已經做到國內第一,但產品主要還集中在中低端,而沃爾沃落戶上海,一方面不會對現有的業務形成正面沖突,一方面還可以提升上海嘉定作為汽車城的形象。”其在開發區期間,先后主談并引進了包括菲亞特動力、寶馬中國培訓中心等汽車項目。
有嘉定開發區知情人士向記者強調,嘉定區“十二五”規劃已制訂完成,嘉定的定位就是汽車城,汽車產業是第一位的。“同屬于豪華車的奔馳、寶馬、奧迪國產后在中國市場的表現,使嘉定開發區上下都很看好這個項目。”
按照李書福此前多基地運作的經驗,一般都是地方政府給土地和優惠政策,但是地方政府不在其中占股份,或者僅占很小的一部分股份。郁建華和談兵在杭州的第一次談判,主動提出了要在新公司中占股。
“嘉定對這個項目比較樂觀,起初甚至打算在合資公司中占股40%,吉利占60%,”上述知情人士解釋,最后由于政府高層比較謹慎,考慮到未來國外業務不可控因素太多,最后嘉定區將股權壓縮到了12%,而大慶占股37%。
按照吉利與嘉定區政府簽訂的《吉利沃爾沃上海項目框架協議》,吉利將在上海建總部、研發和生產工廠三大中心。
為什么嘉定出資最少得到的資源卻最多?因為李書福明白,上海在汽車產業的投資環境、地理位置、人才和配套體系,都是大慶等地所不可比的。
大慶沒有汽車配套,留不住人才,做總部根本不可能。即便做工廠,李書福也要冒一定風險。“一到冬天天寒地凍,經常會遇到配件無法運進來,而新車又運不出去的尷尬,”一位華晨寶馬經銷商告訴記者,大慶比沈陽條件更差,李書福不會看不到這些,但作為主要出資方,李書福必須對大慶有所交代。
目前李書福還沒對上海和大慶未來如何分工,做出明確安排。兩個基地各自生產什么車型,還有待和各方股東具體協商。
在福特協調下,吉利將首先取得S60在華生產權。按照此前長安福特的計劃,S60將是繼S40、S80之后在長安福特生產的一款新車,并打算與蒙迪歐共線。但在吉利收購沃爾沃之后,長安福特6S0的國產計劃也已停止。
此前媒體質疑,沃爾沃與長安福特之前的代工協議,可能導致吉利收購沃爾沃卻沒有車型生產的尷尬。目前最新消息是,在母公司福特協調下,長安福特代工沃爾沃的協議將于2013年全部終止。三年以后隨著吉利兩個新工廠的落成,沃爾沃所有國產車型,將全部納入吉利體系生產。
看來,沃爾沃的中國故事仍在延續著典型的李書福式善于變通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