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字路口右轉車輛應提前分流;人行道是綠燈時,十字路口應全是紅燈;應該根據路口車輛多少自動變燈……在昨天的第三場十二五市民建言會上,“十字路口”成為大家熱議的話題。童話大王鄭淵潔則呼吁給自行車留條道。
市民代表丁靖宇專門帶來了自己兩年多琢磨出來的“智能交通信號管理系統”模型,這一由中樞控制器、信號采集裝置和信號屏三部分電路系統組成的紅綠燈,可以根據路口車輛多少自動調節時間,可減少等候時間,減少了路口無效等候。
“的哥”劉韶山則認為,繁華路段的十字路口交通信號燈應該“以人為本”,人行橫道是綠燈的時候,十字路口四面應該全是紅燈。孫嘉毅老先生則看重十字路口右轉車輛提前分流,減少占路擁堵的無謂等待。“北京現在問題是哪兒有燈哪兒堵,這個是燈控的規則有毛病。”郎洪總結說,現在車輛是“各行其是”而非“各行其道”,建議把黃燈變成非機動車和行人通行、紅燈變成都停、綠燈變成所有都能走,交通會大大改觀。
“就像人多了要計劃生育一樣,汽車也不能無限制發展下去,也要節制。”乘地鐵來參會的童話大王鄭淵潔以自己特有的語言風格態度鮮明地表達觀點,不過他認為“限行”并不是最理想的解決方案,因為“有可能導致更多的家庭買兩輛車”。鄭淵潔建議,在最易擁堵的二三四環路上分單雙號走,四環路以外不限制單雙號。
由鄭淵潔牽頭談到的“自行車”話題也成為大家熱議的焦點。鄭淵潔說自己兒子現在不開車了,改騎自行車,“但他說根本沒有辦法騎,因為汽車太多,應該建自行車專行道,考慮自行車優先。”廉洪補充說,越來越多的自行車道一半劃為汽車的停車位,一半為機動車行駛路線,還有的被設置為公交車車站,“自行車根本無路可行。比如呼家樓由東向西、三里屯、姚家園路,還有建華南路、八王墳路口的北邊、萬達廣場的西側……每天下班高峰的時候簡直是亂成一團。”廉洪還提到,一些酒店商廈或大型超市門口,很難找到停放自行車的位置,即使有也是距離比較遠的地下室,很不方便。
-相關回應
2012年五環內路口改用智能信號燈
“十二五”規劃編制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市發改委副主任劉印春表示,這兩年本市已經在實施智能化交通的工程,總投資是13億多元,現在已經進入到第三期了。預計2012年,五環路以內的主要路口都要實行根據車流量大小控制信號燈的智能化管理。他還介紹說,“十一五”期間,全市的交通基礎設施投資是3290億元,比“十五”期間增長了兩倍多,其中公共交通基礎設施投資由“十五”期間的46%提高到了51%。(記者 姜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