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消費者反映京客隆雙龍店有老鼠,記者探訪時親眼見到1只老鼠在啃食貨架上的玉米。涉嫌被污染的玉米等食品隨后被立即撤架(本報6月29日曾報道)。記者調查發現,近兩年,本市多家超市被報道有老鼠出沒,甚至還有咬傷顧客并鬧上法庭的案例。業內人士透露,超市倉儲量大、管線和其他單位交叉、每日物流貨運頻繁等多種因素致使老鼠滋生。北京市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辦公室(簡稱“北京市愛衛會”)相關負責人則表示,只要超市舉措得當,消除鼠害不成問題,將督促相關部門加強防控。
京客隆:所有門店整頓滅鼠
昨日下午,記者回訪京客隆雙龍店,超市里一派繁忙的景象。除了收銀、理貨、熟食制作等崗位在正常服務外,不少工作人員忙著打掃衛生。兩名女職員用一輛購物車推著滿滿一車廢舊紙殼往樓下運,邊走還邊交流:“店長讓打掃干凈,不留死角。”肉食檔口的男售貨員已把地面清掃得干干凈凈,沒有一點水漬,正忙著把垃圾裝箱清運。
記者此前拍到老鼠啃玉米一幕的蔬菜柜臺也變了樣。首先,蔬菜貨架之間明顯變稀松了,間隙很大,如果有老鼠鉆出,不但無法直接夠到蔬菜,還很容易被發現;其次,擺放蔬菜的貨架明顯升高了,老鼠想爬上去也不容易。
“《北京日報》的報道在我們集團內部產生很大震動。”昨日,京客隆商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辦公室負責人介紹,集團為此專門開會,讓雙龍店負責人作了詳細的滅鼠防治工作匯報,并追究相關責任人。集團要求所有門店以此為戒,開展滅鼠滅蟲整頓行動。昨日上午,京客隆集團又要求各門店開展商品質量自查自糾活動,確保店內沒有蟲鼠活動,讓消費者放心購物。
疑問:超市為何頻現老鼠
京客隆并不是惟一一家發現有老鼠的超市。記者調查發現,近兩年,北京多家大型連鎖超市都曾被媒體報道店內出現老鼠。
2010年6月,呂女士在北三環附近一家超市購物時,被賣場里突然躥出的老鼠咬傷了左腳。超市人員趕緊帶她去醫院治療,并一連多天注射了狂犬疫苗。呂女士起訴后,雖然超市提出呂女士沒證據證明“被老鼠抓傷或咬傷的情況”。但法院審理認為,根據相關證據,超市對呂女士購物時被老鼠咬傷的事實應屬知曉,因其疏于管理判決賠償6200余元。
2011年12月,王先生去朝陽區北苑一家大型超市購物,其他顧客拉開冰柜買袋裝的火鍋涮品時,看到冰柜里有只老鼠跑來跑去。該顧客喊人后,超市店員提著老鼠尾巴,把老鼠從冰柜里拽出來,帶出了賣場處理。
“有時候,超市是防了又防,但還是防不勝防。”昨日,北京一家超市的負責人坦言,倉庫面積大、米面糧油存儲量多,最容易招惹老鼠。超市各種管線老化或貫通,成了老鼠到處流竄的“高速路”。如果附近有餐飲企業,那老鼠的來源就更多了……這些都是超市頻頻出現老鼠的原因。
“對老鼠來說,超市的食物太豐富了。”北京軍友有害生物有限公司是北京多家大型超市的合作公司。該公司經理嚴來喜介紹,超市的規模大小、運營年限、地下或地上、售賣商品種類等不同,滋生老鼠的原因也不同。比如,如果超市開在寫字樓里,那么整個樓的線井、管道井全都是通的,老鼠流竄很有可能。
愛衛會:多措并舉杜絕鼠患
昨日,負責本市滅除“四害”監督工作的北京市愛衛會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北京街面上的老鼠密度很低,超市老鼠主要有兩個來源:地下管網流竄的和物流貨運外帶的。老鼠防治需要多管齊下,標本兼治。首先,在超市內安裝殺滅設施,如粘鼠板、鼠藥、鼠夾、鼠籠等;其次,超市內下水道必須安裝防鼠網避免老鼠鉆入,同時各種管道空洞縫隙必須封死;第三,對物流貨運外帶進超市的老鼠及時發現并滅殺。“最關鍵的是,超市必須做到整潔衛生,不留衛生死角,避免給老鼠留下扎根安家的機會。”
“商家說難以防治是托辭,只要措施得當,杜絕老鼠完全可以做到。”北京市愛衛會負責人透露,北京市的大型連鎖超市都有合作的專業滅殺公司定期滅殺。如果發現鼠患,北京市愛衛會不僅要督促超市滅鼠,還要聯絡簽約滅殺公司過問其解決方案,確保方法有效。“畢竟,老鼠攜帶病菌,一旦啃咬的食品無意中被銷售,可能危害消費者的健康。”
北京市愛衛會表示,近期將要求區縣相關部門督促超市滅鼠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