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疲勞藥實際上就是壯陽藥。”昨日,全國人大代表、中科院院士鐘南山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在廣東地區甚至是華南地區,最可怕的是保健食品。廠商經常在保健食品中加入藥品,便美其名是純中藥。他說自己將在兩會關注這個問題。而對于海南出現的毒豆角事件,鐘南山認為,這都是“多頭”管理的錯,“多頭管理不解決,食品安全問題就永遠解決不了”。
談毒豆事件
“多頭管理不解決,食品安全永遠無保證”
鐘南山認為,毒豆角事件的發生說明我們監管體系有很大的弊病,弊病就是體制的混亂。這個檢測是由食品部門來負責的,但是食品部門里面有多個檢測體系,比如說田地生產主要是農業部門管,生產的時候是質檢部門在管,在流通領域是工商部門在管,但是這三個環節都有問題,每一個環節都沒有抓住這個問題。
“我的看法是食品和藥品,應該有一個統一的管理部門,要像國外一樣,有一個食品藥品監管局。”鐘南山說,現在最大的問題就是出在多頭管理上,在食品部門或者質檢部門根本沒有辦法有檢測這個成分,等發現了中毒才來檢測,可這個損失沒法補償。
鐘南山說;“事情的發生,每個部門應該都有責任,而問題就出在多頭管理上,這個問題不解決恐怕永遠解決不了食品安全問題,不僅是食品,還有所謂的保健品,今年我會重點談談這個問題。”
談保健食品
“保健食品加入藥品最可怕”
“在廣東地區甚至是華南地區,最可怕是保健食品”。鐘南山認為,毒豆是次要的,在全國來說現在問題最大的是在保健食品中加入藥品,美其名是純中藥, “最突出的是抗疲勞藥,實際是壯陽藥”。此外,美容藥,降糖藥,還有減肥藥等都是這類藥品。他表示,如果質監或者工商部門能把這種情況看作“把藥品當作非藥品”來處理,這就好解決了。“但現在是多頭管理,農產品是農藥部門管,食品是食監,藥品里面的添加東西由工商管。而現在食品藥品監督局主要管藥品,但對食品絕對管得不夠,執法的也不是食監,誰發證誰才去查,檢查出來也執不了法。”鐘南山認為,這樣永遠解決不了食品安全問題,他打算在今年兩會上提交相關的建議。
鐘南山認為,純中藥藥品定義為“藥品代替非藥品”,這就屬于違法;其次監管處理制度要修改,這類非藥品的監管應統一由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負責,由這個部門批準并執法。
本版統籌 何雪峰 王靜 本版撰文 信息時報特派北京記者 黃艷 趙安然 朱小勇 張玉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