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熱心讀者反映,在我市城區幾個水產、干貨市場上,有一些商販將用化學藥品炮制的有毒水發海產品、添加了防腐劑的腌制海產品放到貨架上出售,以此謀取黑心錢,記者采訪發現類似的海產品、肉制品等食品果然有賣。
>>>現場
海蜇皮等水產問題多
3月7日上午,記者來到了奎文區南下河市場和濰城區南門市場進行調查采訪。
上午9時,記者首先來到奎文區南下河市場內的水產鮮活廳,看到許多商鋪都在出售泡發好的各種海蜇皮、海蜇頭等海產品。記者隨機采訪了一家位于市場內水產鮮活三廳中段東側的一家水產品商鋪老板,記者指著一盆已經發好的海蜇皮問老板,“這些海蜇皮都是用什么泡的?”“都是用濃鹽水加明礬。”老板回答,記者隨手拿起一塊海蜇皮聞了聞,一股刺鼻的味道讓記者皺起了鼻子。
記者:“這些多少錢一斤?”
老板:“這些5塊,旁邊那些10塊!
記者:“為什么有的5塊,有的10塊呢?”
老板:“主要是來的地方不一樣!
記者:“咱這邊的海蜇都是這樣泡嗎?我聞著有股味道很刺鼻,沒事吧?”
老板:“沒事,你放心吃就行,海蜇都要這樣泡,不這樣泡根本放不住!
記者:“泡發海蜇,你每次加多少明礬?有沒有數量的規定?”
老板:“沒有,約摸著就行!
記者又來到另一家出售水發海產品的商鋪,在這里遇到的情況跟上一家幾乎一樣。離開水產市場后,記者又來到了市場東側的干調廳,這里有許多商鋪都在出售各種蝦干、海米以及腌制的咸魚,記者走到南首第一家商鋪,看到該商鋪的貨架上正在出售一種腌制的咸鲅魚,咸鲅魚的肉已呈糜爛狀,有知情者告訴記者這都是因為過量使用防腐劑所致。
隨后,記者又來到濰城區南門農貿市場,在水產二廳東首南側第一家攤點,記者看到他們擺賣的水發蝦仁又大又亮,記者詢問“你家的蝦仁這么好,是不是剝出來就這樣?”一位女老板支支吾吾,而另一位老板趕忙接話,“對,就是這樣的,你要幾斤,16元一斤!庇浾吒┫律碜訁s聞到這些蝦仁中有股堿味。
>>>檢測
部分產品添加劑超標
記者隨后將購買的一些海產品一起送到了南下河市場內的檢測室,經快速檢測發現咸鲅魚防腐劑嚴重超標、海蜇皮鋁殘留量超標。
南下河市場管理辦公室聞訊而動,迅速查處扣留了部分問題水發海產和防腐劑超標的魚類產品。一位負責人告訴記者,使用防腐劑的食品必須要有注明文字,另外在加工過程中不得使用工業用防腐劑,更不能超標使用。
對南門農貿市場有售堿發蝦仁的問題,濰城工商部門表示會立即進行查處。
>>>提醒 謹慎購買食用海產品
據了解,海蜇鋁殘留量超標,原因可能是過量使用了硫酸鋁鉀(銨)。硫酸鋁鉀(銨),俗稱明礬,是我國允許使用的一種食品添加劑,在海蜇的加工過程中一般作為脫水劑按生產需要適量使用,但在水產品及其制品中,鋁的殘留量必須符合標準規定的限量。
市民選購海蜇等水發產品盡量到正規的超市和批發市場,不要購買市場周邊流動攤販的產品。對表面看起來異常光亮、顏色過白、發得過大或有刺激性異味的水發產品,一定要謹慎購買。此外,食用前用清水多次沖洗并充分浸泡,也是較好的方法。
據了解,鋁對人體的腦、心、肝、腎的功能和免疫功能都有損害,世界衛生組織于1989年正式將鋁確定為食品污染物而加以控制。人體攝鋁量增加,將影響腦細胞功能,導致記憶力下降,思維遲鈍,并可導致發生老年癡呆病。
另據了解,有些不法商販為了促銷,也會用防腐劑來保持海產品的新鮮。他們在將海產品如魷魚、墨魚、海參等用堿水發到最佳狀態時,加入福爾馬林溶液,即39%的甲醛水溶液,來固定蛋白質,使海產品保持原狀不變。這些用福爾馬林溶液浸泡的海鮮外觀完整,色澤光亮,常被消費者誤認為是高鮮度的海產品。
甲醛屬于飽和脂肪醛類,具有十分活潑的化學與生物學活性,易溶于水,一般用作消毒、防腐和熏蒸劑。甲醛除了是確認的動物致癌物外,與人體許多器官惡性腫瘤的形成也有一定的關系,如鼻咽癌、肺癌、腦癌、胃癌、肝癌、腎癌、前列腺癌及淋巴系統癌癥等。國際上已嚴禁將其用于食品加工業。
記者了解到,正常的蝦仁表面略帶灰色或有桃仁網紋。蝦體軟,互相疊合。堿發蝦仁為潔白半透明狀,蝦體飽滿,不疊合在一起。
正常蝦仁有蝦腥味,堿發蝦仁無蝦腥味或有堿味。用手指按捏,正常蝦仁彈性小,而堿發蝦仁有彈性。正常蝦仁炒煮時體粒豐盈,不皺縮,很少釋出水分,無泡沫產生;堿發蝦仁一下鍋即冒出大量皂沫樣泡沫,在釋出許多水分后縮成渣沫狀,有堿澀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