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看玉泉路批發市場的監測信息不難發現,價格下滑曲線并非一路平滑,在5月19日-21日,26日-30日,6月1日-2日出現了3次坡度極陡的下滑曲線。“今年綠豆的高價位將有助于增加種植面積,這對于提高產量還是十分有利的。這一因素也會對當前歷史最高位的綠豆市場行情趨勢產生一些抑制作用。本月以來綠豆的大幅下調也多少說明繼續上漲的動力已經減弱。”劉敬亮說。
對于如何避免農產品出現暴漲暴跌的現象,北京東方艾格農業咨詢有限公司總經理黃德鈞在接受《中國產經新聞》記者采訪時建議,一方面,農產品補貼政策應該做適度調整。國家目前只關注玉米、小麥等大宗農產品,而小品種市場完全放開,但農產品的價格聯動性比較強,小品種價格的大幅波動也會給大宗農產品市場帶來壓力,所以國家有必要對小品種雜糧進行宏觀引導。另一方面,由于我國的農業很大程度上還依賴“靠天吃飯”,遇到像今年西南地區大旱這樣的自然災害,就會對一些農產品市場造成明顯影響,所以不妨將紅豆、綠豆等也納入期貨品種,使相關生產企業能夠預期未來價格,從而避免在現貨市場的價格大幅波動。 “雖然目前在某些主產區出現了一些小品種的電子交易盤,但我國的期貨品種中農產品仍然太少,未來有必要將更多品種推上期貨交易平臺。”黃德均說。
<<上一頁12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