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鴨脖子牽扯上世界杯后,便創下了銷量奇跡。雖然中國隊無緣挺進南非的綠茵場,但中國球迷的熱情依然不減。而一邊看球一邊喝啤酒,然后再啃上一根香辣的鴨脖子,更是球迷的一大享受。 一根小小的鴨脖,在制造味覺快樂的同時,也創造了一個全國年銷售額高達120億元的龐大產業! 精武路一天“消化”5噸鴨脖子 位于武漢商業中心區的精武路是全國鴨脖類鹵制品產業的發源地,這里大大小小分布著近20家銷售鴨脖產品的專賣店。“我們在世界杯開賽之前就已經做好了充分準備,在產品供應和營業時間方面都做了大調整。”武漢精武人家鴨脖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童明俊昨日(6月22日)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言語頗為平靜,“遇到重大體育賽事都是這樣子,基本上每天都會賣斷貨。”
據童明俊介紹,在今年南非世界杯期間,“單就一個門店,每天的營業額大概在10萬元左右,銷售量比平時增加了30%。”目前,精武人家加盟連鎖店近100家,雖然各店銷售額不同,但總體上一天的銷售額能達幾百萬元。
顯然,鴨脖子的瘋賣不會是個案。記者走訪周黑鴨、絕味鴨、漢口精武等鴨脖品牌企業在武漢的專賣店,各家均反映,世界杯期間“每天賣得比平時要多很多,營業時間也比平常延長了”,甚至有商家采取“輪班24小時不間斷營業”來和廣大球迷一起瘋狂。
昨日,擁有“久久丫”品牌的上海頂譽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長顧青在接受 《每日經濟新聞》采訪時也坦言:“在這次世界杯期間,我們在全國市場的銷售量比平時增加了50%左右。”而“久久丫”在全國的加盟品牌店已超過1000家。
據武漢鴨脖行業協會統計,在世界杯期間,漢口精武路上的鴨脖子日均消耗量超過5噸,差不多30萬根,這還僅僅是鴨脖子在這條不到100米長的精武路上演的“瘋狂”!
有消息稱,由于世界杯全國的鴨脖店都在緊急備貨,僅從山東一家企業每天發往北京的生鴨脖子,就從平日的不到10噸激增到20噸。
市場需求的激增,導致上游原料供應企業不得不提價以應付“時局”。童明俊告訴記者:“前段時間,我們從山東進生鴨脖子還是10元錢3根,現在已經漲到4元錢一根。”他認為“這肯定和世界杯期間市場需要量擴大有關,出現一定程度的供不應求。”
產業大與企業小的悖論
小小的鴨脖子,每年在全國到底有多大的市場規模?誰也說不出一個具體數據。因為,很大部分的鴨脖子是從個體戶和流動攤販的小車上賣出去的。
但鴨脖產業在武漢卻有一個家底,武漢鴨脖協會副會長級別企業負責人童明俊告訴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截至目前,整個武漢城市圈內已有了8個初具規模的鴨脖產業工業園,鴨脖產業鏈年實現產值總計在65億元左右,從業人員有數萬人。”65億元,這相當于湖北一個中等縣的全年財政收入。
據某咨詢公司不完全統計,目前在湖北和全國各地,約有9000家關于鴨脖子的專賣店或銷售點,全國市場年銷售額估計在120億元左右。其中,主要集中在湖北、上海、湖南和深圳等地,在新加坡等華人聚居的東南亞國家也能見到鴨脖子的火辣身影。
但就在鴨脖子瘋狂的同時,卻出現了一個悖論:行業發展時間也不算短,市場規模也不算小,卻沒有一家真正具有產業規模和品牌價值的企業。
湖北周黑鴨食品有限公司是鴨脖鹵制品行業的后起之秀,自2006年正式發力以來,短短四年,已做出了年銷售過億元的業績,全國自營連鎖專賣店已超過200家。公司副總經理郝立曉告訴記者:“截至目前,國內在規模上做得比較大的幾個鴨脖品牌分別是久久丫、絕味鴨、漢口精武和精武第一家,前面兩家以散裝為主,后面兩家以包裝為主。其實,在全國范圍內做鴨脖產品,還是武漢企業比較有優勢,但表現很突出的還沒有。”
郝立曉還分析稱,由于現在做鴨脖子的企業90%都是采取加盟模式。雖然市場總量很大,但非常分散,所以這也導致單個公司目前很難發展。
據其介紹,國內也有幾家鴨脖企業在準備上市,“他們不是不想上市,而是時機未到,就我看,最近幾年才是鴨脖產品在全國食品行業中漸入佳境的幾年。在未來3~5年內,一定會涌現幾家上市公司。”
幾大瓶頸亟須突破
“鴨脖生產企業要在產品開發上更多地下功夫,要把產品做出特色”,武漢市招商局副局長蘭鴻波在一次鴨脖產業發展論壇上,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
這個建議,得到了“久久丫”董事長顧青的認同。“鴨脖產業的特性決定這個行業目前還沒有出現一批很有規模的企業。在產品區域過窄的事實沒有得到徹底改變的情況下,鴨脖企業上市是對投資者的不負責。”他表示,現在全國的鴨脖企業競爭已經達到白熱化狀態,亟須在產品升級上謀求改變,“單單追求量上變化是不行的,必須在質上有所改變,要把產業變得厚實,把產品做得長久。”
除了由于產品創新不足導致企業前進乏力之外,行業內規范性不高也已成為業內人士的共識。
一位不愿署名的鴨脖行業內領軍企業負責人對 《每日經濟新聞》表示:“鴨脖產業鏈關鍵在終端,所以企業上市困難不是規模問題,而是規范性問題,這個行業的規范程度不是很高。”他感嘆:“由于缺乏必要的規范性,盡管從事這個行業的人很多,但是真正能做大的很少。”
湖北周黑鴨食品公司副總經理郝立曉則表示,就目前而言,制約鴨脖行業發展的主要是深加工技術和包裝技術,“深加工過于依賴傳統,特色不能通過工業化的生產轉換成大規模的生產力。而在包裝上面,也還是傳統的高溫滅菌,對口感犧牲很大。”(記者 劉曉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