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證券日報報道 6月19日晚,在歌德拍賣中國名酒專場中,一瓶1959年產的車輪牌茅臺酒以103萬元的天價成交,遠遠高于同一年度茅臺酒在3個月前的另一場拍賣會拍出25萬元的記錄。
業內人士認為,同一年度的茅臺酒3個月身價暴漲4倍,也意味著高檔白酒似乎正在成為游資的“獵物”。
中投顧問食品行業研究員周思然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指出,股市衰退、樓市不振、再加上國家嚴打炒作農資的行為,逼得大量“熱錢”到處流竄,需求新的投資熱點;隨著高檔白酒漲價潮一波高過一波,發展迅速且具有收藏價值的高檔白酒就很有可能成為“熱錢”關注的下一個目標。
高檔白酒受“熱錢”追捧
茅臺在去年推出紀念酒“開國盛世茅臺酒”,每瓶最低售價高達4.8萬元,當時被業界稱為中國“最貴”的白酒。
今年3月份的中國糖酒會上,五糧液(000858)的封壇紀念酒以16.9萬元的市場零售價,一舉打破了去年開國盛世茅臺酒的白酒單價4.8萬元的紀錄。
3月20日,泥人張紅樓夢“十二金釵”酒在成都又拍出22.8萬元的天價。
事實上,高檔白酒不斷創出天價的案例比比皆是。
中投顧問食品行業首席研究員陳晨認為,隨著消費升級帶來的浪潮,白酒消費日漸高端化,這導致白酒產品也日漸高端化,未來年份白酒和紀念型白酒收藏與投資價值將會成為白酒行業發展的焦點。
周思然指出,高檔白酒的收藏正在成為不少游資追捧的對象,其原因在于,近年來,高檔陳年白酒的收藏行情已經非常火熱,這個投資收藏環境已逐步形成;另外,高檔白酒行業的快速發展本身也為其變身“投資品”奠定了基礎,隨著人們生活水平和購買能力的提高,不論是在禮品市場、還是在餐飲渠道,高檔白酒高速發展都不可小覷。
難以成為“大眾投資品”
但也有業內人士認為,高檔白酒要更加突出其“收藏價值”和“投資價值”,實現從“消費品”到“投資品”的轉變,真正成為大眾投資品,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周思然就指出,投資品首先是要有高回報。投資主要為了增值等目的,因此,高回報是大眾投資品必備的首要條件;其次是低風險,若投資高檔白酒存在較高的風險,則也會阻礙其成為大眾投資品;第三是專業的白酒品鑒和價值判斷能力。高檔陳年白酒成為投資收藏品,則必須專有機構對其品質及潛在價值進行準確的估值。
另外,紀念酒常打出的紀念概念是慶祝建廠多少年、品牌誕生多少年,或某某紀念日,往往被投資者認為是酒企營銷的“噱頭”。
資深營銷策劃人,贏道顧問快消品營銷中心高級顧問穆峰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指出,“陳釀”牌和“限量”牌是高檔白酒主打的營銷手段,在產品線上處于價格“金字塔”的塔尖位置。另外,高端白酒往往打出紀念酒的營銷概念,以酒廠建立或重大慶典為背景,來提升身價。
變現渠道單一成為瓶頸
對于酒企而言,要使高檔白酒這種大眾消費品轉變為投資品,周思然認為,首先,需要成立專業的白酒品鑒部門是關鍵,只有權威機構給產品以權威的價值判斷時,產品才有投資收藏的價值;其次,投資渠道的改善,高檔白酒的投資渠道并不適合大眾投資,如何開發出一條適合大眾投資的切實可行的渠道也是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