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com”吧,互聯網將迎來“.任何詞”時代。
20日,主管全球網絡域名分配的“互聯網名稱與數字地址分配機構(ICANN)”通過決議,將在現有的22種通用頂級域名的基礎上,增加新的頂級域名。新域名后綴將涵蓋全球各種語言。
非拉丁字母可做后綴
ICANN是一個成立于1998年的非營利性的國際組織,它主要負責全球IP地址的分配、網絡域名的管理等工作。目前全球共有22種通用頂級域名,比如.com、.net和.org等,還有200多個國家級域名,比如中國是.cn,英國是.uk。
當地時間19日,數百名各行業代表在新加坡參加ICANN的年度會議,這次會議的主要議題就是討論“頂級域名擴容”的問題。20日,會議通過了擴容決議。
根據決議,未來的互聯網域名幾乎可以以任何語言和任何字符為后綴,包括那些非拉丁字母。今后,頂級域名中可能出現.google、.coke、.移動和.微博等人們熟悉的字眼。
據報道,此項提議經過了6年協商,擴容的內容經過了7次修改。
ICANN董事會主席彼得·鄧加特·斯拉什說:“這是互聯網一個全新時代的開始。除非有足夠的理由加以限制,否則就應當允許自由創新。”總裁兼首席執行官羅德·貝克斯特姆稱,這體現了人類無限想象的無限可能性。
申請費用18.5萬美元
根據ICANN作出的決定,從2012年1月12日起的90天內,該組織將接受新頂級域名申請。申請者需要繳納18.5萬美元,申請者必須證明有能力保證所申請域名能夠正常運轉。目前此申請只向公共或者私人機構開放,私人暫時不能申請。
根據ICANN的說法,18.5萬美元用于支付新域名開發成本,以及聘請專家對申請資格進行審查。預計一些公司和城市將成為改革后的第一批頂級域名申請者。新域名可能在2012年底出現在公眾面前。 (張樂)
- 影響
中文入域名是把雙刃劍
頂級域名擴容后,中文也可以出現在域名中。至于中文域名會給中國相關組織和企業帶來的影響,互聯網專家洪波認為,這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可以擴大宣傳,但另一方面,對并不熟悉中文的外國人來說,進入一個中文域名后綴的網站幾乎是不可能的,這反而會阻礙企業的形象推廣。但要是不注冊,可能今后又會被人搶注。這就顯得比較尷尬。本報記者 張樂
- 觀點交鋒
增加資源但提高成本
對于頂級域名擴容,有人支持,有人質疑。
據了解,.com域名一直是主流域名,但隨著互聯網發展,傳統域名資源緊張,很多企業不得不花高價購買域名,這也成為傳統域名發展的瓶頸。ICANN表明,他們希望新創造的域名可以緩解對頂級域名需求的緊張。
此外,新域名可以讓“專業的更專業”。比如一些環保機構可以直接申請.green,這會大大增加它們的知名度,也會讓搜索的用戶更容易找到它們。大企業也可以更好地體現他們的存在價值。專業性更強的新頂級域名,可以阻止釣魚網站,提高網絡安全性。
國際商標協會執行總裁艾倫·德魯森質疑,新頂級域名的市場到底有多大?
艾倫認為,現在的企業幾乎都有自己的網站,為此宣傳和管理已經花費了不少錢。如果再申請新的域名,雖然會提升品牌認知度,不過會由此帶來成本增加,其中包括維護成本和知識產權成本。例如,為了不被別人搶注,知名企業肯定要注冊屬于自己的新域名,成本勢必大量增加。(張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