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網上支付已經成為大多數網民的生活習慣,而所帶來的網絡支付安全問題也日益突出。昨日,第三方調研機構易觀國際(微博)發布了首份國內網絡支付安全報告《中國第三方網絡支付安全調研報告》,數據顯示木馬釣魚已成為中國網民的頭號威脅。不過,該報告同時指出,擁有網絡支付賬戶對降低網上支付風險作用明顯,支付寶(微博)、網上銀行及財付通位列在線支付安全問題解決的滿意度前三。
■新快報記者 張瀟
全球10%釣魚攻擊針對中國
2010年,國內第三方在線支付市場交易額達到10858億元,同期全國在線支付注冊賬戶數達到8.6億。易觀國際預計,今年的市場規模有望達到17886億元。而龐大的“蛋糕”,也讓針對這一領域的木馬釣魚欺詐大幅增多。
美國調研公司MarkMonitor的最新數據顯示,2011年9月,針對中國內地和香港品牌的釣魚網站數量達到5734個,而2011年1月這一數字僅為18個。今年第二季度,針對中國品牌的釣魚攻擊已經占到全球總量的10%,次于美國的58%和英國的15%,排名全球第三位。而中國國家互聯網應急中心的統計則顯示,2011年5月至8月針對大型電子商務、金融機構、第三方在線支付網站的網頁仿冒事件的報告數量在381到738件之間,其中7月、8月也呈現增長勢頭。
此次報告中數據顯示,目前國內網上支付用戶面臨的主要安全問題中,賬戶或密碼被盜導致資金損失的比例最高達到33.9%,交易過程中木馬釣魚導致損失的比例其次為24%。“實際上,部分用戶賬戶密碼被盜也是因為木馬釣魚等原因造成的,可以說木馬釣魚已經成為網民面臨的主要安全威脅。”易觀國際分析師張萌分析稱。
不用安全工具成最大難題
雖然近九成受訪用戶關注過網絡支付安全問題,但報告顯示在網絡支付用戶中“安裝提示的數字證書”的用戶僅占14.9%,“支付賬戶申請使用手機動態口令”的占21.4%,“支付賬戶綁定手機賬戶動態提醒”的占24%,安裝殺毒軟件并定期升級更新的占32%,使用比例最高的U盾和動態密碼器的總安裝比例也不到50%。
對此,張萌表示,如果用戶使用網銀、網上支付平臺時有使用數字證書、手機動態口令、U盾、動態密碼器等安全防護工具,即使出現密碼泄露也能保障自身的資金安全。此外,交易過程中,不要貪圖小便宜,不要輕易點擊不明鏈接、圖片或壓縮包,只要提高警惕,網上支付的安全是完全可以保障的。
各類支付安全問題占比
33.9%賬戶及密碼被盜導致網銀支付賬戶內資金損失
24%交易過程中木馬、釣魚網站詐騙導致資金損失
11.4%商戶誠信造成的資金損失
21.4%隱私信息被截取
9.2%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