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上百家國內外主流影視制作公司、4A廣告公司、廣告主以及搜狐、激動、優朋普樂等正版視頻播放平臺,共同發起中國網絡視頻反盜版聯盟,再一次將優酷等視頻分享網站推向了輿論的風口浪尖,對優酷更是發起503起總值高達1億元的版權訴訟。
雖然被訴訟侵犯版權對優酷而言早已成為“家常便飯”,被一個完整的視頻產業鏈條集體聲討,尤其是反盜版聯盟得到了國家版權局、國家廣電總局等相關政府部門的支持,著實讓優酷措手不及。資本的嚴冬中,幾乎是滅頂之災的降臨,考驗的不僅僅是優酷的模式,更是視頻網站的方向和命運。作為中國最大盜版網站的優酷,更面臨生與死的考驗。
中國最大視頻盜版網站
面對任何關于盜版指責,優酷都會說盜版內容由網友上傳。網友真的會孜孜不倦地將大量沒有版權的電影、電視劇完整的上傳到優酷上供網友觀看么?
在優酷網,有眾多上傳了海量影視劇內容的ID,其中上傳視頻內容最多的ID上傳的影視劇多達35000部集,這更需要該“用戶”不間斷上傳5 年,而優酷成立至今卻只有兩年時間。利用技術手段偽造大量用戶,并通過服務器大批量上傳盜版視頻內容,以及雇傭工作人員上傳盜版視頻以充實網站內容,已經是盜版視頻網站公開的秘密。
一項不完全的技術統計表明,截止2009年9月12日,優酷中播出時長大于30分鐘的視頻共4714213個,播出時長20-30分鐘的視頻共4428521個,其中絕大多數為盜版影視劇。總量高達900余萬部集的盜版影視劇上傳,這顯然不是網友的個人行為。
逃避監管手段多樣
盜版視頻網站的聰明遠不止于此。當下正火的影視劇,只要是沒有購買版權,在優酷網上只有周末出現,到周一便被刪除,周而復始,因為“周末公證處休息,無法完成事實取證”。
優酷網上最受歡迎的影視劇首先是美劇、日韓劇,總量高達近50萬部集,是優酷自稱版權內容的10倍以上。國產劇由于出現了高清版的版權內容,在優酷中并不為網民所關注。為了躲避日本和韓國相關機構對其采取維權行動,優酷還屏蔽日本和韓國的IP地址,以避免自己的盜版行為被追究并刪除盜版內容。
由于國家廣電總局對海外影視劇實行許可政策,優酷網上的美劇和日韓劇絕大多數并沒有通過國家廣電總局的引進和播放許可,屬于不在允許播映范圍內的非法視頻內容。優酷之所以冒違反國家規定的風險,就是因為美劇、日韓劇才是吸引用戶和獲得流量的關鍵。
沒有版權,甚至沒有引進和播放許可的美劇和日韓劇,在視頻從業人士的眼中,“廣告投放的角度講一文不值,卻能吸引用戶制造出數據來蒙蔽廣告主”。優酷以版權為名說服廣告主投放在優酷上的廣告,除了小部分出現在版權內容之中外,絕大多數出現在盜版甚至違法的內容之中。
優酷沒有“避風港”
對于頻頻應對版權訴訟的優酷來說,“避風港”原則是最大的借口,但是,優酷仿佛并沒有真正了解“避風港”。
“避風港”條款最早來自美國1998年制定的《數字千年版權法案》(DMCA法案),最早適用于著作權領域。2006年7月1日,中國《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正式實施,明確規定了中國信息網絡傳播權領域的“避風港”原則。
中國《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第二十三條規定:“網絡服務提供者為服務對象提供搜索或者鏈接服務,在接到權利人的通知書后,根據本條例規定斷開與侵權的作品、表演、錄音錄像制品的鏈接的,不承擔賠償責任;但是,明知或者應知所鏈接的作品、表演、錄音錄像制品侵權的,應當承擔共同侵權責任。”
根據“避風港”原則,優酷等視頻分享網站沒有“避風港”。國內的版權意識,尤其是版權人已經投入巨大的精力維護版權之時,但凡是沒有獲得授權的視頻內容出現在視頻網站上,便屬于盜版行為。優酷對外一直宣稱自己在內容監控方面的投入力度和效率,在面對自己明知沒有獲得授權的內容,卻并沒有才有效的行動,所以,對于優酷而言,“避風港”并不存在。同時,優酷已經利用盜版內容進行商業運作并獲利,“避風港”原則對優酷已不再適用。
優酷此前宣布2009年廣告收入過億,這些收入無疑主要通過盜版視頻獲取。擁有了如此大規模的收入,優酷沒有對版權內容投入多大的熱情和資金。如此取舍,法律法規自然無法幫助優酷遮風擋雨。
廣告主成盜版從案犯
盜版視頻網站已經組成了一個相對完整的鏈條,網站、廣告主、用戶,版權人幾乎可以忽視,即使是通過盜版獲利,也不會輕易向版權人支付版權費用。
優酷的做法比較“超前”。優酷的銷售人員會拿著盜版視頻向廣告主推銷,如果銷售出去,而且有利可圖,便向版權人購買較低等級的內容授權,如果沒有銷售出去或者無利可圖,便對盜版內容視而不見。
廣告是視頻網站的主要收入來源。在盜版視頻網站上投放廣告,廣告主雖然得到了品牌宣傳的機會,但更多的會是麻煩。在盜版視頻上投放廣告,品牌不可避免地面對訴訟危機。通過盜版視頻幫助別人和自己獲利,無論自己是否知情,都已成為盜版視頻從案犯。
索尼公司已經在內部下達文件,堅決禁止在視頻分享網站中投放廣告。如果更多的廣告主對版權同品牌緊密聯系,視頻網站將舉步維艱。
求變之路艱難
Hulu是另一種視頻網站的鼻祖,2007年8月由美國GE/NBC和新聞集團/Fox共同創立,2009年初已經成為美國第三大視頻網站,并有了明顯的后來居上的趨勢,迪士尼已經計劃入股Hulu,將ABC的內容獨家授權給Hulu,美國四大電視臺的另一家CBS,也將展開同Hule的內容授權談判。
Hulu的模式并不復雜:通過股東策略獨家獲取內容版權,或者向版權人購買版權,向用戶提供合法的版權視頻內容,以此為基礎銷售視頻廣告或向用戶收費。2008年,Hulu在美國市場獲得了6500萬美元的廣告收入,毛利近1200萬美元,開始盈利;同年,YouTube的廣告收入為1.14億美元,依然虧損,虧損額度近5億美元。版權內容的優勢,通過兩者的對比顯而易見。
YouTube為了扭轉局面,也開始購買版權內容,但是,版權人一直擔心,YouTube是否有能力保護版權內容不被在該網站上被非法上傳。
優酷們也開始了這一步征程,不同的是,在影視制作公司看來,雖然優酷購買了一些版權內容,但優酷的行為更像是“洗錢”,將一部分合法化,進而掩飾盜版內容和行為。
優酷的瞞天過海行為,注定只能失敗,當越來越多的版權方意識到優酷本意的時候,將毫不猶豫地對其進行訴訟。反盜版聯盟的出現,以及這個聯盟表露出來的決心和行動,將使優酷面臨比創辦更加艱難的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