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隨著我國網絡游戲產業的快速發展和網絡玩家的成倍增長,網游中虛擬財產被盜現象屢見不鮮,而玩家維權常常面臨諸多困難,導致絕大多數違法者逍遙法外。6月26日,文化部、商務部聯合出臺了《關于加強網絡游戲虛擬貨幣管理工作通知》,無疑為網絡虛擬財產的保護提供了可行性方案。今日,新華網法治頻道特意邀請北京盈科律師事務所刑事辯護委員會主任唐紅新律師談我國網絡虛擬財產保護和維權問題。
新華網法治頻道問:在您的律師執業過程中是否碰到過類似的案件?一般是如何處理的?
唐紅新律師答:近幾年網游玩家維權的案件并不少見。不久前就有一位當事人向我們咨詢此類案件的有關問題,大概案情是他花費了將近二十萬元的金錢與大量精力的網游賬號被盜。我們給他提出兩點建議,一是建議他在收集相關證據后向公安機關報案。但對此類案件,公安機關通常以沒有明確的法律規定為由不予立案,因此被害人往往苦于無法證明虛擬財產的所有權而維權困難。二是建議他將網游運營商作為被告提起違約的民事訴訟。因為沒有有關部門的協助,不能獲得直接證據,他最終勝訴的可能性也很小。可見玩家維權常常面臨諸多困難。
問:網游中的虛擬財產在法律上是如何定性的?所有權歸誰所有?目前我國法律對虛擬財產的保護狀況是怎樣的?
答:從理論上來看,網絡的虛擬財產應該屬于無形財產的范疇;從實踐情況來看,網絡虛擬財產更具有現實性、價值性(實用價值和價值)、合法性、流通性等特征。在我國司法實踐中已經有相關的案例,確認了網絡虛擬財產的法律地位。
在國外和我國臺灣地區早已通過立法確立了網絡虛擬財產受法律保護的地位,明確了網絡游戲中的虛擬角色和物品獨立于服務商而具有財產的價值,服務商只為這些財產提供一個存放的場所。在這些國家和地區,網游玩家的賬號與其中的虛擬財產同銀行賬戶及其中的資金并無二質。
目前,我國對互聯網的規范管理方面的立法不斷趨于完善,但面對網絡財產被盜案件的增多,我國法律還是表現出了保護不足的一面。
在我國司法實踐中,玩家網游虛擬財產被盜通常只有通過起訴游戲運營商的違約行為才有可能獲得賠償,也確實存在為數不多的維權成功的案例。但是,玩家想通過司法機關立案處理相關案件就非常困難;而網絡運營商對于"黑客"竊取其虛擬貨幣等網絡財產的報案,司法機關往往可以順利成章地以"盜竊罪"進行追訴(如"成都黑客盜取網絡虛擬貨幣案"參見《上海證券報》)。當然不否認存在許多客觀原因,例如,大量合法權益受損的網游玩家因為在申請賬號時由于網絡運營商信息管理的不規范,導致賬戶及虛擬財產被盜后,拿不出直接有利的證據證明其所有權,導致公安機關不予立案;抑或相關證據由運營商持有,運營商又以涉及其他玩家隱私權、沒有司法部門出面為由拒絕提供相關證據,導致玩家耗費大量的金錢和精力得來的游戲角色或游戲裝備丟失的損失無法挽回。
我認為司法機關這種面對不同的受害者所體現出的兩種截然不同的態度,從某種意義上體現出了其對處于弱勢地位的游戲玩家合法利益的忽視。
而導致此種局面的最直接原因是我國相關法律法規的缺失。首先,刑法中對于網游涉及的"虛擬財產"沒有明確的認定。
其實只要能夠對虛擬財產屬于"公私財產"范疇予以相應的合法解釋,便會解決現實中存在的公安機關以"法無明確規定不立案"的困境。從前面對虛擬財產特性的分析及司法實踐當中的案例來看,"虛擬財產屬于公私財物"這一論斷已經被我國法律界所普遍認可。相應的,我國《刑法》第二百八十七條規定:"利用計算機實施金融詐騙、盜竊、貪污、挪用公款、竊取國家秘密或者其他犯罪的,依照本法有關規定處罰。"這就對此類行為定性為"盜竊罪"提供了法律上的依據。
其次,導致實施網絡盜竊行為人"逍遙法外"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取證困難。
這主要是由于網游運營商管理不健全等原因,從而導致的偵查取證的困難。對此,6月26日文化部、商務部聯合出臺了《關于加強網絡游戲虛擬貨幣管理工作通知》(以下簡稱《通知》)給網絡虛擬貨幣交易的風險防范提供了有效的手段。《通知》中規定,所有虛擬貨幣的交易均需要通過國家批準通過的虛擬貨幣交易公司提供的平臺進行,在交易服務企業提供網絡游戲虛擬貨幣相關交易服務時,須規定出售方用戶使用有效身份證件進行實名注冊,并綁定于注冊信息一致的境內銀行賬戶,保留用戶間的相關交易記錄和賬務記錄。這就在被盜賬號轉出的同時也將會記錄下盜號者的個人信息,降低了公安機關偵查的困難程度。因此,今后網游玩家的合法權益將得到更大的保障。
問:受害玩家在維權過程中應當注意些什么?
答:不論是選擇民事訴訟還是要求司法機關立案,關鍵是玩家要就自身的游戲賬號及虛擬財產的真實性和合法性承擔一般的舉證責任,用以證明玩家所有的虛擬財產的真實存在性和合法有效性。
關于舉證,如果起訴游戲運營商的違約,我認為由于玩家的弱勢地位,應當根據民法的公平原則及舉證規則,實行"舉證責任倒置",由運營商來證明其網絡服務不存在違約或過錯的行為,如果其舉不出相關有效的證據,則應根據"推定過錯"責任來追究運營商的違約或侵權責任,以最大限度保障玩家的合法權益。這也有利于督促游戲運營商強化其游戲網絡管理、保障玩家利益的社會責任。
如果是刑事訴訟,就要盡量搜集上述證明虛擬財產所有權的材料,爭取獲得公安機關的立案受理,然后由公安機關出面要求游戲運營商給予必要的配合來追查相關嫌疑人下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