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斷創造奇跡的騰訊公司最近又創造了一個奇跡,在實體經濟萎靡不振、網游監管力度加大的時候,騰訊公司的三季報一枝獨秀。其第三季度凈利潤為人民幣14.199億元,比去年同期大漲92.6%。騰訊已經超過盛大成為中國最大的網絡游戲運營商。
而被稱為網游神童史玉柱顯然沒有這樣的好運氣,今年8月19日巨人網絡發布的二季度財報凈利潤同比下降33.9%。史玉柱的解釋是:“從7月1日開始,我們在游戲中取消了有博彩嫌疑的‘開箱子’功能,季報發布時收入就少了很多。”
有人評價說,用來吸引玩家的噱頭一旦遭遇監管,業績損失會立刻反映在財報上。
有人把今年比喻成網游行業的監管年。
6月份,文化部、商務部聯合下發《關于網絡游戲虛擬貨幣交易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確要求網絡游戲運營企業不得在用戶直接投入現金或虛擬貨幣的前提下,采取抽簽、押寶、隨機抽取等偶然方式分配游戲道具或虛擬貨幣,也就是說新規禁止網游廠商開發的網絡游戲當中出現虛擬貨幣變現、博彩等功能。博彩可以說是網絡游戲公司的一大賺錢機器,有人預言,這一通知殺傷力不小。
巨人的業績下降直接體現了通知的效果。而騰訊高管馬化騰、劉熾平則對記者表示,虛擬貨幣新規對于騰訊游戲業務影響不大。
作為中國虛擬貨幣市場的開創者,騰訊公司的一舉一動頗為引人注目。“虛擬貨幣新規”真的與其沒有什么關系嗎?
“箱子”換湯不換藥
騰訊的三季報稱,受到暑假的有利季節因素影響,騰訊網絡游戲的收入實現穩固增長,增長反映出旗下“穿越火線”、“地下城與勇士” 等主要游戲收入增加。
上海商報記者對相關的幾款游戲進行了一番調查后發現,游戲中盡管沒有了被明令禁止的“開箱子”環節,但“聚寶盆”、“魔盒”等設計難以避開搏手氣的嫌疑。有網友對此現象表示不理解:“不過是換了個名字,換一個程序,游戲中仍然存在開箱子的功能,為什么政府部門沒有進行處理呢?”
騰訊3D網游《尋仙》中有一個“聚寶盆”,打開聚寶盆可以獲得一次抽獎的機會,隨機得到游戲中的道具及稀有寵物。玩一次需要一個金簽子,金簽子是通過消費仙玉得到的,而仙玉就是《尋仙》中的游戲幣。玩家先把人民幣換算成仙玉,然后再用仙玉買來金簽子,再用金簽子去抽獎。
這比起過去的開箱子來說程序上更加繁瑣了,但萬變不離其宗,還是賭運氣、玩概率。
《尋仙》中的稀有寵物是玩家炫耀的資本,不過徐宇無數次打開“聚寶盆”都失望而歸。所謂“聚寶盆”是一個類似老虎機的游戲界面,琳瑯滿目的寶物呈正方形排列。只需按動抽簽按鈕,光標便飛速滾動,最后隨機停在一件寶物身上。有些寶物價值數百元,有些一文不值。抽簽不是免費的,每抽一次需消耗一根價值1元人民幣的“金簽”。
在騰訊《QQ華夏》中,記者則找到了類似的“瘋狂砸蛋樂”的游戲環節;在《QQ自由幻想》中,一種可以抽出各類道具的“封印錦囊”也很容易讓人聯想到“開箱子”。
不得不提的是《地下城與勇士》,要打開這款游戲中的熾星魔盒需要購買“魔錘”,通過“砸魔盒”玩家可隨機獲得游戲商城中的道具,和一些游戲中受到追捧的稱號。
可以說,在禁令之前,這些網絡游戲可以直接通過虛擬貨幣開箱,現在則變成用道具開箱子。游戲的內容和運營模式沒有什么變化,只是增加了一道程序而已。
擦邊球難以監管
對此,商報記者采訪了一位多年從事網游開發的技術人員李先生,李先生表示《通知》中只限制了用虛擬貨幣開箱子的行為,開發商完全有辦法鉆空子。李先生稱:“未來這樣的擦邊球將會很多,監管成本將異常高昂。”
《通知》本身的設計上也有一些缺陷,通知首次明確了虛擬貨幣的概念。簡單來說,就是以游戲為界,未進入游戲的兌換工具稱為虛擬貨幣,是一種被購買品。進入游戲以后,無論是叫元寶、還是叫金子,一律都是游戲道具。游戲內的虛擬道具并不在虛擬貨幣所指的范疇之內。
整改最后期限已過
文化部相關負責人就《通知》的進展情況接受記者采訪時說,文化部給予游戲企業的整改期限是3個月,也就是9月30日之后,如游戲中還存在“開箱子”等違規行為,將會按照《通知》規定由省級以上文化行政部門予以查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