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這一生忙忙碌碌地為啥呀?不就是為了更好地生存在這個世界上嗎?可有些人倒好,他們認為命不重要,自個兒心甘情愿自殺,無怨無悔。于是香港一幫大學生在社交網站Facebook有人發起“我要練習自殺”群組,邀請青少年加入自殺行列,引起廣泛市民的關注和香港警方介入調查。
咱今天不管這些大學生有沒有可能真的會在圣誕節那天自殺,咱們通過這一事件來看看背后的一些東西,來討論一下他們為什么要自殺,真正推動他們自殺的幕后“黑手”到底是誰?想來想去,鄙人只認為以下三種可能最為合符情理。

美女選擇的自殺方式
戀愛是甜蜜的,可也是殺人于無形的利器
在今天的這個社會,像什么某某大學生為情自殺,殺情敵的新聞還少嗎?令咱不得不對這些天之驕子的心理素質深表憂慮。失戀是再不過正常的事,從古至今,大至文人騷客,小至平民百姓,多少人品嘗過失戀的苦果,有的萬念懼灰,從此便一蹶不振,有的作繭自縛,長期地在痛苦的旋渦里不能自拔,有的心情抑郁,為人冷漠,孤僻,甚至憂郁成疾的都有。從而誕生了一了百了的輕生念頭。像這樣的情部,也已是見怪不怪了。
咱有能力讀書,可就是沒有那個錢耗四年
據有關部門統計,供養一個大學生,生活費加上學費等開去,平均每年就要12000元。想想,這可不是一筆小數字呀,對于一普通家族,尤其是農村家族來講,確實是難以承受的。因此,很多家長不得不去借債讓孩子讀書,而不少的學生更是深深地體諒做家長的辛苦,在求學的時候還四處打工賺錢,以求自立。可是有得就有失,四處奔波的同時,也是以犧牲學習為代價的,造成了成績的下降,由此引發更大的心理壓力,壓力一大受不了,一了百了的心態便有了,自殺也就正常之下的結果了。

某人才市場門口難得一見的場面
讀了四年大學,居然找不到一份像樣的工作
現在的人才市場大家應該見過那場面,幾十人幾百人競爭一個崗位的情況是大把大把的有呀,國家在九九年的時候連續高校擴招的政策一出臺,咱國家的高等教育在學人口便飛一般地增加,可是到后來想控制都控制不下來了,才導致了今天的這種供過于求的局面。大學生花了四五萬塊,拿了一個大學文憑卻找不到一份像樣的工作,得不到一份稱心的薪水,家庭的壓力,現在所面臨的嚴峻形勢,想喘口氣都困難呀。心理素質稍微差一點,心想一死一了百了,那不就是又出一條新聞!
現在的大學生都是90后稱霸
關于90后,小農夫曾寫過前段時間火熱的90后賤女孩事件,從這篇文章可以看出現在的90后是多么地無知,而有一篇文章則是絕妙乞討---前無古人!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出90后又是多么地讓人不解.現在的90后是幸福的一代,也是最危險的一代,有一句流行的話說,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
最后咱來看一下專家的建議:預測人的行為是一件比較困難的事,預測自殺行為就更困難。盡管如此,精神健康網的專家指出,自殺卻是可以預防的。盡管政府部門要求各高校要對大學生心理疾病進行危機干預,但專家們卻指出,專職心理咨詢員嚴重不足阻滯著大學心理教育與干預的發展。目前北京高校專職心理咨詢員不到100人,但是按照5000名大學生配備一個專職心理咨詢員計算,北京高校至少需要配備200名專職心理咨詢員。對于大學生自身來說,在遭遇較大的學習壓力、失戀、抑郁癥等沉重打擊時,切不可采取極端的方法,而應該盡早接受專業的心理咨詢,加以治療并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