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道,最近,一直被眾多讀者奉若神明的“養生教母”——馬悅凌可是站在了風口浪尖上。繼本月八日,南京工商局查封了號稱“補血良方”的“馬悅凌糕”后,南京衛生局日前也表示,截止到目前并未發現馬悅凌任何護士執業注冊登記信息。
而南京衛生部門在調查“馬悅凌非法行醫”的過程中,發現一名病人曾在北京接受過馬悅凌的治療。南京衛生監督所的調查員周文君今天下午接受了晚高峰編輯王遠的采訪,講述了這件事的來龍去脈。
周文君:6月底,也就是有媒體報道馬悅凌涉嫌非法行醫的行為,南京市衛生行政部門高度重視,要求我們衛生監督所抽調專人開展調查,然后我們通過網絡和媒體上刊登的自稱經馬悅凌治療過的11例漸凍人病例進行調查分析,只有三例留有聯系電話,其中只有一例接通并承認其愛人曾在北京馬悅凌治療室接受過注射當歸液等治療。根據屬地管理的原則,所以我們將相關的情況,7月7號通過郵遞快件的形式將我們調查的情況函告了北京市衛生局。
而北京市衛生部門昨天也表示,北京市衛生監督所已經開始調查馬悅凌是否涉嫌在京非法行醫。但截至昨天,尚未發現馬悅凌在京行醫的證據。
今天,北京市衛生監督所相關負責人接受編輯王遠采訪時表示,由于并沒有馬悅凌在北京行醫的具體信息,衛監所沒有權限對其采取任何措施,只能借助廣大市民的舉報線索來調查馬悅凌是否有在京非法行醫的行為。如果市民發現相關證據可撥打北京公共衛生服務投訴舉報電話12320。
有關政府部門單方面依靠市民舉報的途徑來調查相關責任人的方式,在法律程序上是否合理呢?著名法律工作者郝勁松認為:
郝勁松:政府部門是沒有問題的,因為這之前提供的線索并不非常可靠。但基本線索仍指向馬悅凌,所以需查實。這種方法是比較可靠。
馬悅凌非法行醫事件,再一次激起了人們對養生界亂象的關注。衛生部新聞發言人鄧海華權威回應,馬悅凌、張悟本等所謂的養生專家的出現反映的是大眾追求養生保健的現實需求不斷提高。
鄧海華:最近媒體對馬悅凌的報道比較多,至于馬悅凌是不是涉及非法行醫,江蘇省和南京市衛生監督部門正在依法進行調查。從前幾年我們有一個排毒教父林光常,這又有了健康教母馬悅凌,前幾年我們有悟本堂的張悟本,也許這樣的人在社會上還會有,這個堂那個堂我們還沒有發現,由于長期以來,我們國家的健康教育工作相對滯后,對養生保健的宣傳和管理還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
衛生部新聞發言人鄧海華同時表示,在經濟利益的驅動下,一些個人和組織利用群眾對于養生保健的強烈需求,打著所謂專家、權威的幌子,迷惑或者欺騙消費者,借機斂財,并對人民群眾的身心健康造成了嚴重的危害。
鄧海華:現在馬悅凌等情況都是在通過互聯網進行傳播,并打著擦邊球。加強對互聯網保健信息的管理,衛生部和中醫藥管理局將會同國家互聯網信息的主管部門做好這方面工作。同時,我們還要配合國家新聞出版主管部門,加強對養生保健類圖書出版的管理,加強對中醫養生保健的科學宣傳和正確引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