殯儀館人員身著防護服處理遺體 《南方都市報》供圖
9日一重癥甲型H1N1流感患兒尸體被發現棄于廣州市白云區石湖村一干涸水溝中,廣州市衛生局10日證實了這一消息。目前,患兒父母已被警方帶走調查。
堅持出院家長簽生死協議
這名男童叫周鴻都,3歲,籍貫廣西貴港,出生于廣州,死前居住在廣州市白云區新市街某村。11月26日,他因發熱、咳嗽等癥狀,到中山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就醫。12月3日,他病情加重,網絡報告為甲流危重病例,并按規定轉至廣州市兒童醫院救治。
廣州市兒童醫院副院長龔四堂披露,12月3日,對這名患兒病情的診斷為:甲流,急性支氣管炎、呼吸衰竭、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入院第2天,醫院對其進行了注射達菲治療。
12月5日,患兒病情危重,院方曾向患兒家長通知病情。6日,患兒家長及家屬一行約10人,先后兩次要求放棄治療并出院。龔四堂表示,醫院曾勸阻并告知其病情的危重,出院后如得不到有效治療,可能有生命危險。晚上8時,患兒家長簽下《自動出院聲明書》。內文稱:“鄭重聲明我的小孩出院后如果病情發生任何變化,均與市兒童醫院無關。”患兒于6日晚11時左右辦理出院手續。
欠費六千 醫院稱沒有催繳
據了解,患兒住院4天的醫療費用共計19307.95元,期間,患兒家長繳納13100元,出院時欠費6208元。龔四堂說,醫院沒有在費用上給患兒家長任何壓力,出院當天還給孩子輸了血漿。
廣州市衛生局新聞發言人熊遠大表示,廣州市設立專項基金,為那些外來人員中的困難群體,在廣州發生意外和疾病提供救助,每人最高救助限額為7000元。
死因待查 患兒還有血液病
12月9日下午,一環衛工人發現了尸體,隨即報警。龔四堂表示,患兒患有嚴重的血液病――原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需要長期甚至終生治療,入住廣州兒童醫院前,已在其他醫院就該病癥進行了3個月的治療,期間服用了特殊激素2個月,致使患兒免疫功能下降,屬于甲流的易感人群或高危人群。出院時,患兒仍患有甲流并發癥之一的重癥肺炎。
龔四堂表示,男童的死因究竟是什么,相關部門正在調查中。
家長不愿治 醫院無權強留
按照衛生部2009年第9號公告,甲流為乙類傳染病,采取乙類傳染病的預防、控制措施,因此,醫院無權對病人采取強制隔離治療措施。“家長不愿意,我們是沒有權力強制患兒留院的,否則就是我們犯法。”龔四堂說。
龔四堂說,出院當天早上,醫院對患兒進行的甲流核酸檢測結果呈陰性,也就是說,患兒已解除隔離期。臨床實踐中,醫院需要對患者進行兩次核酸檢測,若結果同為陰性,則可診斷為甲流治愈。“如不出院,醫院將于7日對他進行第二次甲流檢測。”他說。
警方調查家長否認領孩子
孩子的父親周長軍及妻子已被警方帶走調查。周氏夫婦承認孩子是他們的親生兒子,但始終否認是其從兒童醫院將孩子領走,對于孩子為何被棄尸溝邊等問題,均稱不知道。
警方表示,雖然周氏夫婦拒不承認,但根據醫院出具的材料,其有遺棄重病兒子的重大嫌疑,一旦證據充分確鑿,將以涉嫌遺棄罪刑事拘留。
孩子出事爺爺一問三不知
據稱,孩子一生下來,血小板就極度貧乏。今年以來周家為了給孩子看病花了五六萬,大部分是向親友們借的。
孩子的爺爺說,平常孩子喜歡黏著父母,事發前五六天,他在家中還見到了孩子,但究竟是誰將孩子帶出家,什么時候死亡的,老人均稱“不知道”。綜合新華社、《廣州日報》、《新快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