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在調查中發現,在其他地方,大學生對入醫保“不領情”的狀況也有發生。
納入城鎮醫保,是對大學生切身利益的保障。可是這項好政策,為什么卻在一些大學生中遭“冷遇”呢?
宣傳還不夠,“參保很遙遠”
在采訪中記者了解到,一些大學生對加入城鎮居民醫保的入保程序、繳費標準、政策規定等不甚了解,是醫保在高校遇冷的直接原因。不少大學生表示,不知道大學生醫保是什么,感到“參保很遙遠”。甚至有的大學生還不知道自己能夠加入城鎮居民醫保。
在河北省,在校大學生以前看病享受公費醫療補助。為了保障大學生的權益,河北省在制定將大學生納入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的實施辦法時,將大學生的醫療分為兩部分,住院和門診大病醫療支出由醫保承擔,門診費用則沿用了公費醫療制度。
河北科技大學學生李亞楠說:“大學生從入學以來,就一直享受公費醫療。現在再花錢加入醫保,是不是有點畫蛇添足?”而石家莊經濟學院一位趙姓同學則表示,自己對加入醫保究竟可以享受到什么實惠,應該怎么繳費、報銷等問題都不清楚,雖然每年都按規定繳了費,“但心里總覺得有些別扭。”
“由于大學生加入城鎮居民醫保的工作規定了是‘自愿參加’,因此我們對學校參保人數以及參保比例并沒有下達硬性規定和安排,這使得一部分學校積極性不高,在政策宣傳和引導方面力度不夠,導致大學生對這項工作并不了解。”河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醫療保險處副處長彭衛寧說。
此外,前幾年,河北省高校曾經掀起了一股集中辦理商業保險的熱潮。很多在校大學生都辦理了一份以上的商業保險,在他們看來,加入城鎮居民醫保,有點多余。
身體很健康,“參保不合算”
除了對政策不了解之外,大學生自身保險意識淡薄,也是造成入保率低的原因之一。
“大學生是身體比較健康的人群之一,得大病的幾率很小。而醫保又只報銷住院及門診大病費用,普通門診還是靠公費醫療。即使費用再低,對我們來說也是白交。”河北師范大學魏強的觀點在大學生中很有代表性。
(責任編輯:侯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