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材料的價格目前上漲得非常厲害,我們最近將復方丹參片的價格調高了10%,出廠價從3.5元漲到了3.85元。”白云山和記黃埔中藥公司副總經理方廣宏對《第一財經日報》說。
持續上漲的中藥材價格已經讓下游生產企業感到巨大的壓力。近幾個月來,部分企業的中成藥產品紛紛調高了出廠價格,而這一現象預計暫時無法緩解。
復方丹參片是白云山和黃兩大主打藥品之一。方廣宏告訴記者,目前該藥品的原材料——丹參的價格已經上漲了15%以上,且其他配套設施的費用也在不斷提高,而此前,該藥品的出廠價已經接近成本,于是在權衡之后,白云山和黃只能選擇調價的方式來緩解壓力。
國家統計局12日發布的今年8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顯示,上個月,醫療保健及個人用品類價格同比上漲2.3%。其中西藥價格下降0.6%,中藥材及中成藥價格上漲10.5%。
廣州金康藥房連鎖總經理鄭浩濤告訴記者,事實上中成藥漲價從半年前就已經開始,目前包括天士力(23.12,-0.13,-0.56%)等品牌的中成藥都有了不同幅度的上升,其中以抗病毒和心血管類藥品為主。
目前金康藥房中,包括中藥材和中成藥在內大約有近40%的品種進貨價已經出現了上漲,平均幅度為20%。
作為終端,中成藥出廠價的上漲同樣給藥店造成了壓力。鄭浩濤告訴記者,藥店方面并不敢一下子將藥品的零售價格提高,只能慢慢消化。而一開始其只能先虧著賣,然后在國家允許的價格范圍內逐步調整,調整范圍基本與進貨價的漲幅相同。
目前,金康藥房還在“消化”半年前漲價的中成藥品。
星群藥業總經理蘇廣豐告訴記者,雖然原材料上漲已經給企業帶來了很大影響,但由于主打產品有規模效益優勢,因此這部分產品不會選擇漲價。
而對于產量少的小品種產品來說,其會選擇減少庫存,直接銷到連鎖藥店等形式進行成本內部消化。“但如果(原材料)再這么漲下去,恐怕我們也會頂不住的。”蘇廣豐說。
而中藥材在今年5月份出現持續上漲后,一直沒有得到緩解,雖然目前的價格已比5、6月份時有所緩和,但業內不少人士預測上漲會是長期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