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由衛生部、北京市衛生局主辦的“抗菌藥物臨床合理應用培訓”,旨在有效遏制細菌耐藥的威脅。目前,我國使用量、銷售量排在前15位的藥品,有10種是抗生素?股睾秃铣煽咕幬锏陌l明應用是醫藥領域最偉大的成就之一,但細菌耐藥現象也成為不可忽視的事實。在我國,許多時候對抗生素的依賴甚至到了濫用的程度。
“超級細菌”增多 新藥研制趕不上耐藥菌繁殖
正常人體內有許多共生菌群,抗生素特別是廣譜抗生素的不合理應用,打破了其平衡。每一種抗生素投入使用,沒有被殺滅的細菌會迅速產生對這一抗生素的抗體,成為耐藥菌。
20年前,抗菌藥環丙沙星開始在臨床上應用時,副作用小、治療效果好,但現在環丙沙星對60%以上的病人失去作用;二戰中,幾十到一百單位的青霉素就可以發揮作用,現在相同病情,幾百萬單位的青霉素也沒有效果。
據統計,我國每年有8萬人直接、間接死于濫用抗生素。我國7歲以下兒童因為不合理使用抗生素造成耳聾的數量多達30萬,占總體聾啞兒童的30%至40%,而一些發達國家只有0.9%。在住院的感染病患者中,耐藥菌感染的病死率為11.7%,普通感染的病死率只有5.4%。這些數字使中國成為世界上濫用抗生素問題最嚴重的國家之一。
研制一種抗生素大約需要10年時間,而產生耐藥菌素卻在2年之內,抗生素的研制速度遠遠趕不上耐藥菌的繁殖速度。許多大的制藥公司越來越不愿意為研發抗生素埋單,其原因除了抗生素開發到一定程度后,再開發新的品種所需的研發費用越來越高外,更重要的是快速的失效使醫藥公司的巨大投入得不到產出補償。
如今中國存在的幾乎對所有抗生素都有抵抗能力的“超級細菌”名單越來越長,它們已成為醫院內感染的重要病原菌。
(責任編輯:侯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