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付女士到其他醫院檢查,診斷結果為“膀胱陰道瘺”。據廈門市第一醫院泌尿外科陳主任說,付女士的癥狀是由剖腹產手術失誤所致。
付女士質疑說,是同安這家醫院誤診誤治導致她小便失禁,應給予賠償;該醫院的一位醫生在接受記者采訪的時候表示,醫院可以為付女士做免費手術,但不給經濟賠償。但是,醫院說,該癥狀究竟是不是因手術造成,尚待市醫學會的鑒定結果。
孕婦產后小便失禁半年
付女士的丈夫郭先生說,今年3月7日,36歲的妻子在同安一家醫院剖腹產下一子,住院的第三天,妻子被拔下導尿管后,竟連日小便失禁,并伴有下腹疼痛。
對此,同安這家醫院的醫生解釋為拔掉導尿管后,尿道受刺激所致,屬于正常情況,于是給付女士開了消炎藥。然而,直到一周后付女士出院,癥狀仍不見好轉,反而愈加嚴重:毫無知覺地,尿液就流出,把褲子弄得濕漉漉,令她尷尬不已;同時,下腹不斷傳來的陣痛,使其情緒一直處于低谷。
“尿道炎難道會引起小便失禁?”揣著疑問,郭先生帶妻子去醫院做了檢查,結果還是尿道炎,又拿了些消炎藥回家,可癥狀依舊。
多方求醫外來工負債累累
高昂的醫療費,使從河南來廈務工的郭先生不堪重負,為節省費用查明病因,6月1日,他帶妻子回老家縣城的醫院做檢查,診斷結果是“膀胱陰道瘺”。醫生解釋,可能是付女士在剖腹產手術時傷到膀胱,導致尿液從陰道流出,而非尿道,從而引起失禁。
8月10日,郭先生帶其返廈,到市第一醫院檢查,確診為膀胱陰道瘺。“醫生說要盡快手術,大約需兩三萬元。”郭先生說,9月16日,妻子接受手術,在等待手術期間,妻子承受著巨大的心理壓力,精神萎靡,經常抹淚。
“為了不讓小便流到床上,她每晚都要頻繁起床上廁所,晚上都沒睡好。”郭先生心疼地說。后來,他為妻子買來嬰兒紙尿褲,才讓她安心睡覺。目前,他已經辭職在家,專心照顧妻子,“為了治病,我把儲蓄全花完了,還借了五萬多元,醫院一定要給出一個說法”。
市第一醫院泌尿外科陳主任說,付女士的癥狀是由剖腹產手術失誤所致。9月16日的手術很順利,有無二次手術的需要,應視其身體恢復情況而定。
醫生表示愿提供免費手術
為此,郭先生多次到同安這家醫院討說法。他認為,妻子身心受到巨大傷害,醫院應對此負責。
近日,記者電話聯系到付女士的主治醫生江醫生,她說“我什么都不知道,辦公室比較清楚,你去問辦公室”,記者詢問辦公室電話,對方稱“我不方便告訴你”,話畢掛斷。記者輾轉聯系到辦公室,接電話的李醫生說,醫院愿為付女士做免費手術,但不會給經濟賠償;若她去其他醫院治療,同樣不予經濟賠償。
對此,郭先生則說,他對該院的醫療技術不放心,不敢讓妻子在該院接受手術。
李醫生說:“如果市醫學會的鑒定結果為手術造成的,我們將承擔相應的責任。”
郭先生說,他正在準備申請醫療事故鑒定的材料,但他知道,鑒定耗時長、程序繁。(海峽導報)
(責任編輯:周苗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