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國內機票在基準價上實行明折明扣不同,目前國際機票價格采取的是暗折暗扣方式。
由于購買機票時沒有索取發票,家住北京市的張先生白白損失了1180元。
近日,張先生以5800元的優惠價,在北京市某代理點購買了一張票面價格22170元前往巴黎的機票。
由于沒有索要發票的習慣,張先生在支付完5800元后,便離開了購票點。但因行程變動,10月14日張先生退票時卻只退回了4620元。
5800元的機票在兩天之內縮水了1180元,這一變動令張先生大為不解。
為了核實張先生購買機票花費的具體金額,工作人員要求張先生出示購買機票時的發票,張先生這下才傻了眼。由于不能提供發票證明,工作人員表示即使回到代理點,也只能按照這張機票所在艙位的規定優惠票價4620元計算退款。
原來,與國內機票在基準價上實行明折明扣不同,目前國際機票價格采取的是暗折暗扣方式。雖然有基準價,但是往往按照市場價來銷售,即按照艙位的不同而給予一定優惠。由于國際機票上標明的價格都是優惠前的全價,所以消費者無從得知自己購買到的機票的真實售價。
因此,航空公司要求售票點在銷售國際機票時,需給乘客開出標有所付金額的正規發票,以作為退票或產生糾紛時的憑證。
為了避免張先生的遭遇在更多的消費者身上重演,《中國質量萬里行》特發出消費警示:購票發票是乘客實付金額的唯一憑證,為了保障自己的利益,購買國際機票時一定要索取發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