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兒童消費市場的5大亂現狀
第六次人口普查結果顯示,0~14歲人口已經超過2.2億,占人口總數16.6%,兒童作為一個龐大的消費群體,已經成為商家“狩獵”的重點目標之一。兒童消費產品種類繁多,涵蓋了服裝、玩具、家居、早教和服務等多種產業。
然而近日記者在走訪了燕莎MALL、銀泰購物中心、華堂商場等多家京城大型商場后發現,看似紅火的兒童消費市場,其實亂象叢生。
亂象一:產品價格“高高在上”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兒童消費占家庭支出的比重也在不斷攀升。
在這種大背景下,商家認為,似乎只要是與孩子沾邊,無論是商品還是服務,價格都會高人一等。不少家長也認為,只要是針對兒童的定制化商品或服務,定價都頗為“野蠻”。
以童裝為例,記者走訪龍德廣場、東方銀座等商場看到,不同品牌的童裝價格普遍在100~300元之間,如果是質量和設計感略好的童裝,價格就會飆升至400元以上。
在“樂友孕嬰童”賣場,一件嬰兒服裝售價不到30元,僅是同類國產品牌類似款式服裝價格的零頭。一位銷售人員表示,賣場內的服裝面料、質量與其他專柜毫無二致,價格差異多是品牌的問題。
與童裝相比,早期兒童教育則借著家長“不希望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心理大肆撈金。記者走訪多家早教機構了解到,目前,多數知名連鎖早教機構都采取會員制,單節課收費大多在200元以上。根據兒童年齡、課程選擇不同,一套課程的收費少則四五千元,多則一兩萬元。
面對早教機構的“高身價”,一位業內人士表示,在不少國家,早教的覆蓋面很廣,同樣的服務,價格并不離譜,更不是“有錢人才能消費得起”的服務。
亂象二:娛樂設施存衛生隱患
對兒童娛樂設施消毒,是保證兒童健康的重要環節。然而,在外表光鮮的兒童娛樂設施背后,衛生卻成為家長最擔心的問題。
在記者走訪的多家商場內,兒童游樂設施都會定期消毒。如,比如世界內的“愛樂游”,除設施定期消毒外,每位兒童進場時都會為其提供免洗洗手液進行消毒;悠唐生活廣場內的“酷星云”,則每日都會對設施進行消毒。
與上述大型游樂設施相比,一些被忽視的場所卻存在衛生隱患。記者看到,幾乎所有早教機構向會員免費開放店內娛樂設施,但衛生問題也頗為突出。早教機構普遍消毒周期為每周一次,但也有一部分教具、玩具每月才會進行清洗。
記者了解到,目前,相關部門對公共場所兒童游樂設施的消毒,并沒有強制標準和相關規定。兒童娛樂設施的消毒標準多由商家自行制定,執行也全靠各商家自律。
業內人士透露,目前娛樂設施的消毒和清洗主要采用消毒液和紫外線消毒兩種方式。但消毒液品牌,以及如何配比、清洗時間等具體細節則少有量化,這導致員工在消毒環節上的隨意性較強。一些家長也表示,希望相關部門能夠出臺統一的消毒標準,讓孩子的健康更有保障。
亂象三:安全座椅價格混亂
根據公安部發布的數據,我國每年超過1.85萬名14歲以下兒童死于交通安全事故,死亡率是歐洲的2.5倍、美國的2.6倍,交通事故已經成為14歲以下兒童的第一死因。調查顯示,使用兒童安全裝置,可以將兒童傷亡的比例從11.5%減少至3.5%。
目前市場上兒童安全座椅品牌繁多,價格相差也很大,有國產的也有進口的,所使用的安全標準也不盡相同。
記者在北京多家銷售兒童座椅的實體店中看到,兒童安全座椅的價格從400元到4000元不等,不菲的價格讓很多家長望而卻步。其中的產品有國產貨,更多的則是來自美國、日本或歐洲的進口貨。
這些安全座椅使用的標準也有所不同,消費者選購起來往往無所適從。
在北四環附近的一家汽配店,記者詢問一款“童星牌”國產兒童安全座椅采用的是何種安全標準時,工作人員表示自己不太清楚。隨后記者在產品說明書上看到“采用歐洲ISOFIX標準”的字樣,但記者沒有在產品上發現相關標識。
一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雖然不少兒童安全座椅都符合歐洲ISOFIX體系或美國LATCH系統,但由于目前我國沒有強制措施,國內銷售的大部分品牌汽車都沒有在后排座椅上安裝相配套的固定卡口,專業的說法是“標準錨固點”。
“所以,即便你買到了符合國際標準的兒童安全座椅,也只能依賴于車上的安全帶來固定,這樣的話安全效果往往會打折扣。”
據了解,我國《機動車兒童乘員用約束系統》國家標準(GB27887-2011)已經于2011年底發布,并將于今年7月1日起實施。有專家表示,目前國內的兒童約束系統質量有待檢驗,該標準一旦出臺,兒童約束系統產品將進行強制認證,產品質量有人管,消費者認準3C標志即可放心購買。#p#副標題#e#
亂象四:兒童涂料質量良莠不齊
隨著大眾媒體對室內裝修污染出現事故的關注,人們越來越重視涂料等原材料的選擇,特別是對兒童房裝修時更傾向于購買市場上有明確標示的兒童涂料。
記者在北京的幾個涂料品牌專賣店了解到,兒童涂料正在呈現出欣欣向榮的局面。無論是外資品牌多樂士、芬琳、福樂閣、PPG大師漆、華潤,還是本土品牌嘉寶莉、美涂士、福亞、金藍海等,都分別推出了一到兩款針對于兒童房裝修的產品。在這些產品的宣傳彩頁及包裝桶上,在其適用范圍內都清楚標注了“兒童房”的字樣。產品也各具賣點,例如多樂士全效兒童漆主打“天然竹炭因子、卓效易擦洗、專家配色方案”,美國PPG大師漆則以“超級遮蓋力、1800多種成熟色彩備選”等。
雖然兒童漆在價格上呈現貴族化,但購買者仍然樂于選擇。一位銷售人員表示,近年來選擇兒童漆來涂刷兒童房甚至整套房子的消費者越來越多,也有一些新建和新裝修的幼兒園迫于壓力選擇使用兒童漆,當然這些消費者都屬于對環保要求極為嚴格的中高端消費群體,時下選購兒童漆正日漸成為一種時尚。
對于這樣一種似是而非的時尚追求,消費者的選擇究竟是物有所值還是得不償失呢?一知名品牌的負責人告訴記者,在涂料市場中,概念炒作一直存在,而且好的概念確實能夠帶來一定的銷量。兒童涂料市場雖然在我國剛剛起步,但打出兒童漆品牌的企業已有近20家,無論是國際化大品牌,還是小有名氣的民族企業,都將拓展兒童涂料市場,作為企業深遠發展的一劑妙藥良方。當然這其中就不乏有市面上一些小品牌的渾水摸魚行為,甚至有假冒偽劣產品也為追求高額利潤鋌而走險。
亂象五:“假洋奶粉”頻現市場
近年來,國內“洋奶粉”琳瑯滿目,讓人眼花繚亂,其中不乏“假洋鬼子”的身影。
在北京某大型超市的奶粉專柜,銷售小姐將記者帶到號稱洋品牌奶粉柜區,頻頻介紹稱,這些品牌都很好,有奶源進口或原裝進口等。
記者發現,所謂洋奶粉領域,打著“進口”旗號的奶粉品牌數不勝數,不少品牌奶粉產地英國、荷蘭、美國等。有的品牌“奶源進口”,有的號稱“原裝進口”,有的名字起得洋氣十足,自稱荷蘭或英國品牌,可是再往外包裝下面看,這些洋氣的奶粉,生產商為湖南長沙、廣東深圳、山東青島等地。
調查中,記者發現穿“洋馬甲”的奶粉,不僅洋氣十足,而且價格很高,一聽同規格的奶粉,價格幾乎是國產奶粉的三倍以上。
有細心的網友發帖將奶粉中的“假洋鬼子”羅列出來,其中不乏知名品牌。網友說,在各種洋貨的包裝下,單憑消費者很難分辨洋品牌。
目前國內市場普遍存在“崇洋媚外”的消費心理,商家也在極力營造洋品牌“高貴”、“優越”,這致使假洋鬼子現象普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