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刷信用卡消費,正在被越來越多的人所接受。然而北京市西城法院近期發布的《個人消費貸款》白皮書顯示,信用卡糾紛案的年均增長率高達100%以上,信用卡投訴已成為金融消費者與金融機構服務糾紛最為集中的領域。
交行信用卡被重復扣費
周女士的交通銀行信用卡被重復扣費,向信用卡中心投訴多日都不返還,每次打電話工作人員總說“3日后退款”、“5日后退款”。
今年4月18日,周女士辦理了交通銀行信用卡還款,還款8498元。第二天,周女士收到短信,得知信用卡被重復扣款。交通銀行從與該信用卡聯名的借記卡上又扣了4530.38元。當天,周女士給交通銀行信用卡中心打了電話,對方承認重復扣費,承諾3日內,把多扣的錢打到她的借記卡上。3日后,周女士去銀行查詢,發現沒收到退款。她又給信用卡中心打電話,這回工作人員說要5日內才能退款。
直到4月24日,周女士還沒收到退款。當周女士第3次給信用卡中心的工作人員打電話時,對方反倒問她“你是不是著急用錢?”周女士很氣憤,“那是我的錢,不管我著急不著急用,你都不應該隨便扣。你沒有這個權利。”
當交通銀行專項治理部門得知周女士向中國質量萬里行和銀監會投訴后,4月26日下午4:00,被交通銀行折騰得筋疲力盡的周女士的錢終于回來了。
然而,為什么會出現重復扣費的現象呢?
據了解,周女士被扣費的信用卡是一張聯名卡。聯名卡指的是發卡銀行與以盈利為目的的機構聯手發行的一種銀行卡,目前最常見的是聯名借記卡,即在借記卡的基礎上開發的具有聯名性質的銀行卡。聯名卡首先具有銀行卡的一切特點,即存取現金、刷卡消費、轉賬等,其次再根據銀行與商家的規定附加了一些新的功能。
當信用卡和借記卡聯名時,要提前一天還款。假設還款到期日是每月5號,您需要4號還款,如號沒有還款,5號時,信用卡會發送“扣費請求”給借記卡,借記卡自動扣費。于是,這樣就出現了重復扣費的情況。
平安車險客戶莫名收到信用卡
前腳剛辦了車險,后腳收到莫名信用卡。車主很納悶——誰動了我的個人資料?
原來,家住武漢的李女士名下有一部私家車,幾年來買的都是平安車險。
不料近日,快遞公司送來一張深圳發展銀行信用卡,稱平安車險以此答謝客戶。
“我沒有委托他們幫我辦卡,他們怎么能擅自泄露我的個人信息呢?”
據平安車險客服人員稱,近期買車險的客戶能夠得到一張深圳發展銀行的i車卡,持該卡在全市所有中石油網點加油都可享受2%的優惠,但業務員必須征得客戶的同意方可代辦,該卡也不帶有強制性質,并稱稍后會通知業務員向李女士解釋清楚。
深圳發展銀行信用卡中心也證實,該行的確向平安車險客戶推出了一項活動,活動期間持該行i車卡加油可打98折,消費滿1000元后打97折,活動時間為今年4月1日至12月31日。但該中心表示,客戶本人須持身份證明和工作證明到銀行柜臺遞交申請資料,才能辦理i車卡。
“該行曾發短信通知我成為其信用卡客戶,除此之外,沒有人詢問過我的意見。”李女士的信用卡到底是怎么辦下來的?對此,為其辦理車險的業務員并未主動答復。
#p#副標題#e#
信用卡廣告深夜“擾民”
很多人都收到過商業銀行貸款、信用卡分期、理財產品等業務的推銷短信,但專挑三更半夜、持卡人正沉浸夢鄉時,給人發短信的事情,您見過嗎?
日前,杭州銀行信用卡用戶在網上譴責該行半夜騷擾持卡人的行為:“今天凌晨2時59分,杭州銀行居然向我們持卡人發促銷短信,嚴重影響到市民的休息。”并附上截圖。記者看到,該行一同發送的促銷短信有兩條,分別針對不同商家的消費打折活動。持卡人抱怨道,“下次發信用卡推薦信息能不能別半夜發,一發還那么多條。”而當天有多位用戶在微博上責備杭州銀行半夜短信,可見這并非某一位用戶手機信號問題而出現的信息延遲事件。
無獨有偶,某國有大行信用卡持卡人也遇到了相似的倒霉事,“凌晨1時51分發廣告信息,讓不讓人睡覺啊。中途醒了一直睡不著的人傷不起,睡覺不關機的人傷不起,不關機還不弄靜音的人傷不起”。該帖同樣發布了短信截圖。
記者發現,杭州銀行和上述某國有大行的深夜短信都是通過首五位號碼為10657的短信平臺發送的,業內人士表示,我國主要擁有移動、電信、聯通三大運營商,所有的短信都會通過運營商的通道發送出去,但通道每分鐘承受的短信量是有限的,如果是節假日或者星期五短信量大的時候,一分鐘至少有幾百萬條信息,那么這些短信會按時間先后順序排隊發送,造成短信通道延時。
對此,有網友表示,商業銀行深夜還給持卡人發送促銷短信實在“敬業”,但即便是系統故障、運營商信息平臺延時等原因,也希望銀行能謹記此次“教訓”,盡量提前發送短信,或更換信息承載量更大的短信平臺。多為客戶著想,畢竟客戶才是上帝。
普卡升級白金卡被收高昂年費
“您好,張先生,我是××銀行信用卡中心客服代表,鑒于您的信用卡用卡情況良好,我們行特別為這類客戶進行卡片升級,將您的普卡免費升級為白金卡……”一天,消費者張先生收到了某股份制銀行信用卡中心打來的電話。張先生告訴記者,同事有一家國有銀行的白金信用卡,不僅額度高達十萬元,還能享受多種貴賓服務,挺有誘惑力的,所以就同意了升級。這一升級可好,所謂的“貴賓服務”沒享多少,每年的白金卡年費需要繳納2000元。
“當時升級時候客服并沒有跟我說年費如此高昂,而且不像普卡可以減免年費,打電話到銀行客服投訴,他們表示,白金卡植入了包括豪華五星級酒店優惠、免費機場貴賓室服務、全國租車優惠等在內的全方位增值權益,年費貴些很正常。”張先生氣憤地說道。
記者了解到,和普通信用卡不同,白金卡年費較高,大多數銀行免年費也有一定門檻,僅個別銀行可以通過刷夠幾筆左右的指定筆數免年費,部分銀行需要每年消費指定金額,或者需要高額積分兌換,才能免去年費,甚至有銀行年費不能通過任何方式減免。而如果需要交納年費,大部分銀行白金卡年費都高達2000~3000元。
刷1元享美容服務只是“噱頭”
2012年6月,某國有銀行信用卡客戶肖女士收到該信用卡中心發來的這樣一條短信,“科學健康減肥苗條好身材,7月31日前至××美麗管理中心刷××銀行信用卡1元享肩頸舒緩及脂肪評測各一次,詳詢×××××。”
正巧端午節假期這兩天,肖女士到某商場逛街,正好有上述美麗管理中心,抱著一試的態度,肖女士走進店里。“推銷短信里說刷1元錢就可以享受服務,以為是銀行給予客戶的增值服務,結果所謂的‘1元錢’必須要購買該店的相關產品服務,最便宜的頭部按摩是98元,這不是忽悠人嗎?”肖女士很氣憤地說道。
原來肖女士此前也收到過多條類似的短信,究竟是“增值服務”還是銀行和商家聯手打的“噱頭”,讓客戶實在是摸不著頭腦。“既然如此不劃算,甚至有些‘坑爹’,那么為什么要給客戶轟炸式地發這類的推銷短信。”肖女士無奈道。
其實這類推銷并不少見,不少銀行網站都掛著刷夠×××元,有機會贏得蘋果iPad大獎,其實只有刷夠固定金額才能獲得抽獎的機會,然后獎勵也只有一臺。
天上果然是不會掉餡餅。固然商人以“利”字當頭,商業銀行也以盈利為目的,但是作為承擔一定責任的并被眾多客戶所信賴的銀行,過于追本逐利失了大統注定會流失大量客戶。推銷的“噱頭”變為實實在在的服務才是最重要的。
層層設限持卡人難享實惠
對于持卡人來說,銀行和商家要辦活動就來點真格的,之前給消費者畫張大餅、到頭來只給顆芝麻的事最“坑爹”。
記者發現,某銀行近期極力宣傳的“信用卡加油返還5%刷卡金”的活動,就限制重重。該活動不僅要求客戶要在周五加油,還對客戶的信用卡號有限制、加油站的POS機商戶編碼有限制、返利上限有限制:每次最多返還50元,當月最多返還100元。同時要求客戶當月除加油站類商戶消費以外的其余有積分消費累計達人民幣3000元方可獲得獎勵資格。不僅如此,客戶必須在該行網站上注冊,才能參加活動。
那客戶直接在刷卡消費時使用贈送的刷卡金可以嗎?不能!銀行說了:刷卡金不能直接用于刷卡消費,而是以自動返還的方式,用于部分或全部抵扣有積分消費的交易金額。每次加油返還的刷卡金必須在兩個月內(含)導入持卡人的信用卡刷卡金專用賬戶;獲贈的刷卡金須在60天內使用。如持卡人未在有效期內使用刷卡金,則視其自動放棄該獎勵,且刷卡金會自動作廢。如持卡人于活動期間內申請銷卡,銀行有權取消或扣回該持卡人的獲贈獎勵。
這些限制條件只在活動細則上有所體現,銀行官網的宣傳頁面只有寥寥數句溫馨提示。一位腦袋一熱就辦了該行信用卡的持卡人直言:“有點受騙的感覺。”
信用卡業務能為銀行帶來豐厚的中間收入,也是各家銀行擠破了腦袋爭搶的肥肉,各家銀行都設有自己的營銷隊伍,在推銷信用卡時大力宣傳,有意無意隱瞞或者夸大一些事實,使得消費者在最終使用中覺得銀行“不守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