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盆黃水洗了240個碗”、所謂的消毒不過是“水+抹布”的過程、曬曬太陽就算消毒等等。作為餐飲服務業的延伸,餐具消毒行業關乎千家萬戶的身體健康,其爆出的問題既是制度和管理的缺位,更是這個行業的不規范。
在日常生活當中,我們經常會和自己的家人朋友一起外出就餐。去餐館吃飯,使用1元一套的消毒餐具,已是再平常不過的事了。
然而,那些塑封包裝過的,看起來清潔白亮的餐具真的就衛生安全嗎?
消毒餐具存安全隱憂
不知道你有沒有注意到,在還沒有開封的消毒餐具中,有著些許的水汽、灰塵,甚至頭發;不知道你有沒有留心看,當你把包裝完好的消毒餐具打開,在杯子中倒上水或飲料時,杯子上那一個個漂在水上的小油花;不知道你有沒有聞到過,消毒餐具打開之后一股很大的八四消毒水的味道。
此前,多家媒體對餐館中使用的消毒餐具存在衛生隱患進行了報道。
在報道中,諸如“一盆黃水洗了240個碗”、所謂的消毒不過是“水+抹布”的過程、曬曬太陽就算消毒等等。
對此,有消費者稱,包裝膜成了遮羞布,買放心成了買惡心。
若不及時給利欲熏心的黑老板“消消毒”,餐具消毒業的“坑人傳染病”恐將日益蔓延。
消毒餐具該不該收費
除了衛生安全問題,不少消費者對消毒餐具1元錢的收費也有異議。有的消費者認為不應該收費,因為顧客吃飯就應該提供餐具,收費多此一舉。有的消費者也表示,去飯店吃飯,飯店就應該提供免費又安全的餐具,但是,現在相當于把它的成本轉嫁到我們消費者身上。對于消費者的不滿,餐飲從業者給出了這樣的解釋:羊毛出在羊身上,我這個餐具1塊錢,咱規定說免費了,我加到菜里面去,不也是一回事嘛。
既然消費者對消毒餐具存在種種質疑,為什么飯店非要使用這種“消毒餐具”呢?
有業內人士表示,這樣比較節約人力、物力。除了節約人力、物力外,能賺取不菲利潤是其主要的原因。
利益鏈催生低成本運作
似乎一夜之間,全國大江南北的餐飲店里都擺上了被塑封的“消毒餐具”,一個嶄新的行業迅速崛起,隨之改變的還有人們的就餐方式。但是隨著越來越多的投訴事件,消毒餐具的安全性在不斷受到質疑,這其中,背后的強大利益鏈起了幕后推手的作用。
眾所周知,大多數餐館的消毒餐具并不是免費的,都是以1~2元付費餐具的形式存在。那么,在餐館向消費者索要費用的消毒餐具,其實暗藏了巨大的利益鏈。某消毒餐具公司的湯經理告訴記者,他們企業給出的價格是每套0.65元,公司包運輸。
以這個報價算,在一套餐具上餐館能凈賺0.35元。而湯經理表示,如果一天要貨超過300件,價格可以降到0.60元。如果一家飯館一天要貨在800件,僅消毒餐具一項收入就有320元,一個月的收入是9600元,一年下來就是11.52萬元,難怪各家餐館要爭先恐后地進貨。
也正是存在這樣一條利益鏈,消毒企業才利用各種途徑,想方設法壓低運作成本,以謀求更多餐飲企業的青睞,而餐飲企業在利益最大化的誘惑下,往往忽略產品質量的把關和客人的健康隱患。
如此利益鏈的推動作用,加之監管力度不足,消毒餐具恐怕真要“名不副實”了。
消毒餐具行業亟須從業規范
作為餐飲服務業的延伸,餐具消毒行業關乎千家萬戶的身體健康,其爆出的問題既是制度和管理的缺位,更是這個行業的不規范。
專家表示,餐具消毒行業到了自省的關鍵時候。
那么何為自省呢?即正規的餐具消毒行業聯手有關部門,切合實際制定行業發展規范。沒有規矩不成方圓,黑作坊正是鉆了法律的空子,消毒餐具亟須行業標準和從業規范,既要外表的潔凈如一,更呼喚內在的嚴格消毒,以不定期抽驗衛生合格率作為行業自救的準繩。
專家建議,有關部門應從餐飲行業入手,登記所使用消毒餐具的廠家信息。對消毒餐具外包裝上所標明的予以核查,以此區別正規軍和黑作坊。其次,保護正規軍,對黑作坊的打擊力度加大。第三,嚴把質量關。消毒餐具企業從漂洗到消毒一系列加工過程,理當被監控并嚴格按照規范實行,逐漸樹立良好口碑,以帶動自身企業和整個行業的健康發展。
而面對平時經常用的的消毒餐具規范管理,光靠行業的自省是遠遠不夠的。政府方面也應該在餐具清洗消毒方面加強管理,把消毒餐具企業統一起來加以規范,取締作坊式企業。
與此同時,制定嚴格的行業行為標準,采取一票否決制,只要一次抽查不合格或者出現問題就必須停業。
這樣才能從根源上杜絕不潔餐具流入市場,才能使黑作坊沒有生存空間。并且對那些隨意使用不符合標準餐具的酒店餐館,也應加大處罰力度,使其明白,為了蠅頭小利而付出代價是得不償失的。
此外,消費者也應加強自我保護能力。
專家表示,整治消毒餐具市場,唯有重拳出擊,加大查處力度,提高違法成本,懲一儆百,同時嚴格約束有消毒餐具資質的企業的經營行為,才能構建一個安全衛生的飲食環境。否則,一次次食品安全衛生事件還會出現,繼續考驗著人們的承受力,長此以往,消費者傷不起。
“三招”鑒別消毒餐具質量
雖然消毒餐具的存在這樣或那樣的衛生安全問題,但消費者出門就餐還是免不了使用消毒餐具。
那么,消費者該如何鑒別消毒餐具的質量呢?
首先,可透過封膜用肉眼觀察,如餐具表面有明顯的裂縫與破口,表明質量不佳。正規消毒餐具是能夠經受反復高溫消毒的鎂質強化瓷餐具,它是在高質量的瓷中添加鎂鋁等成分再經1300攝氏度高溫燒制而成,產品強度高,耐碰耐撞,外觀釉面光亮,使用壽命為普通陶瓷的3~5倍。而普通瓷器經瞬時劇烈冷熱變化,很容易產生裂縫與破損,既不便于清洗消毒,又易藏污納垢。
其次,仔細觀察消毒餐具表面有沒有污跡,有沒有水痕,因為消毒餐具都經過高溫消毒烘干,不會有水。一旦消毒餐具發潮、密封薄膜有霧氣,衛生狀況就值得懷疑了。
最后,可打開消毒餐具,用手摸摸餐具壁、玻璃杯壁,看看是否粘手,玻璃杯是否有油垢,如果有粘手和油垢則是不合格產品。
此外,消毒餐具時還應標明消毒公司名稱、地址、消毒日期、保質期等信息,一般消毒餐的保質期為7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