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鋼材猶如建筑物的脊梁,其質量好壞直接決定建筑物的安全性能和抗震性能。不久前,云南、黑龍江等地曝出多個樓盤使用質量嚴重不合格鋼筋材料的新聞,將鋼筋質量安全問題再次推到公眾面前。
問題是,這些偽劣鋼筋究竟來自哪里,是如何煉成的?
夜晚“瘦身”白天銷售
中國質量萬里行記者幾經周折,終于在四川綿陽發現了一個生產基地。
3月2日,四川省綿陽市成綿高速公路附近。記者在知情人的指引下,來到了一家名為真誠實業有限責任公司(下稱“真誠公司”)的生產所在地。遠遠望去,公司院里除了幾個工人在搬運鋼材,沒有明顯的生產跡象,知情人告訴記者,這家公司白天基本不生產,只有晚上才生產“瘦身鋼筋”。當天深夜,記者再次來到真誠實業公司背后的小山坡,果然,這個車間內燈火通明,機器轟鳴,幾個工人正在忙碌。
知情人透露,真誠公司用的是盤圓鋼,通過熱軋把鋼筋規格拉細變小,以賣更多的錢。“從天黑生產到天亮,天亮就不生產了,通宵生產。白天就開始停產,就開始賣,(運到)工地上賣鋼材,還有一些(運到)鋼材市場。”
3月3日,記者隨同知情人以購買鋼材的名義,進入到真誠公司生產廠區內,一位銷售負責人接待了記者一行。據介紹,在這里什么型號的鋼筋都可以生產,12個、10個毫米的鋼筋,都能拉細到8.3、8.5、8.8毫),“質量沒法保障……”這位負責人承認,拉細后肯定檢測不合格,達不到國家標準。
他還告訴記者,真誠實業公司實力雄厚,除了這個生產廠區,既加工生產又銷售外,附近還建有倉庫,此外在綿陽當地的圣水鋼材市場有專門的經銷點。
記者了解到,為了不引人注目,真誠實業公司的“瘦身鋼筋”基本上是以銷定產。除了生產廠區,他們設在鋼材市場的經銷公司情況又如何呢?記者隨后來到綿陽圣水鋼材市場。
在這里,四川綿陽真誠物資責任有限公司圣水鋼材市場的一位銷售人員并不避諱地介紹,10毫米盤圓鋼拉成7.3、8.3(毫米的鋼筋)都有,100多公斤偏差的都有。
這位銷售人員所說的鋼材偏差是專業術語,通俗來說,以螺紋鋼為例,一定長度內,鋼材重量偏差越大說明螺紋鋼越細。按照國家檢測標準,一般允許每噸鋼材的偏差下浮不超過40公斤到45公斤,如超出國家規定范圍之外,用行話就叫“下偏差”。
為了證實自己說的話,這位銷售員還寫下6種型號的“瘦身鋼筋”與正規鋼筋的偏差重量、價格。
記者從這個經銷點購買了6種型號鋼材。按照銷售人員寫給記者的數據,全部超出這類鋼材產品的國家標準,最少的每噸重量偏差80公斤,最多的甚至偏差300公斤。那么這種明顯的質量不達標的螺紋鋼,為什么反而成為熱門商品呢?這其中的奧秘又在哪里呢?
業內知情人告訴記者,“量(長度數)增加了,成本就減少了。
比如說建房需要500噸的(鋼筋),但是拉細后450噸(鋼筋)就夠了,因為長度增加了。對于賣鋼筋的廠家來說,他也愿意,因為利潤也高了。賺這個錢,一般賺一倍、兩倍,三倍四倍都在賺。”?
劣質鋼筋市場火爆
這些瘦身鋼材都賣到哪里去了呢?記者跟隨一輛運貨車進行實地探訪。這輛運貨車從生產廠區出來后,將螺紋鋼直接拉到真誠公司在圣水市場的經銷部,不一會兒,從經銷公司駛出來另一輛載有部分螺紋鋼的貨車,記者一路跟隨,途中到了一個較為隱蔽的小廠,停了兩個多小時,又加裝部分其他品種的鋼材后,貨車開到了當地一個建筑工地上。
四川綿陽真誠物資責任有限公司銷售人員告訴記者,2011年他們在金山鎮很是做了點業務,當地房產項目“金山名城”全部都用“非標”,200、300(公斤)偏差都有,“大螺紋(鋼)70-80(公斤)偏差,小螺紋(鋼)200-300(公斤)……”
不僅如此,據知情人反映,在綿陽卓信龍嶺小區、綿陽九州技工學校兩棟學生宿舍樓、中江老西門安置房項目,都存在使用真誠實業公司不合格的“瘦身鋼筋”的問題。
3月5日下午,記者在真誠實業公司大門附近,撥通了當地質監部門的投訴電話12365,20多分鐘后,記者等來了兩名質監部門的執法人員,記者和他們一起走進真誠實業公司。
在現場,公司工作人員不僅無法提供生產許可證、產品質量合格證、購銷合同等,連一個正規的公司賬本都沒看到。記者在一張辦公桌上發現了一本信箋紙,這是一本簡單的手寫賬本,上面大致寫有公司的生產、銷售情況。
從現場查驗情況看,這個鋼材企業既無工商營業執照,也沒有什么許可證,質量檢驗證書,基本就是“三無”產品。
記者在質監部門的協助下,與當地工商部門取得了聯系,并分頭趕往真誠公司在綿陽圣水鋼材市場的經銷點。
在經銷點,綿陽市涪陵區工商局經濟檢查大隊長錢鵬臣告訴記者,“現場我們沒有看到大批鋼材的(生產廠家)吊牌,然后從目前現象看,我們部門對現場所有批次的鋼材,全部進行抽檢。抽檢完過后向質檢部門進行送檢,如果不合格的鋼材,我們會依照相關的法規,對于商家進行嚴厲查處。”
逃避監管之“道”
事實上,真誠公司在當地已存在了有些年頭,那他們是如何應對監管部門監管的呢?
按照國家對鋼材生產銷售的有關規定,生產銷售必須要有產品質量檢測證書。在前期的暗訪中,真誠公司銷售負責人也表示,他們可以提供檢測證書。但四川綿陽真誠實業有限公司銷售負責人告訴記者,實際情況是虛假證明,“……檢測報告拿合格的應付質檢;如抽檢,則拿合格的送檢。”
知情人透露,為了防止可能的突然檢查,違規廠家會把不合格產品分散存放,在不同地點,不斷轉移,利用時間差,在這些庫房倒來倒去,讓執法人員拿不到真憑實據。
而違法企業之所以不怕打或打而不倒,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罰款或者被取締以后,改個名稱,改個法人代表,換個注冊地點,搖身一變為新公司繼續經營。
或者,同時設立幾個公司,幾個帳戶。比如真誠實業有限公司、真誠物資責任有限公司,營業執照上法人代表不同,但兩個公司通訊名單上,董事長、總經理、出納、會計等都是同一撥人,實際上是一套班子幾塊牌子,老板是同一個人。
不得不說的是,其實所謂“瘦身鋼筋”的存在,已經不是一個秘密,隨便上網一搜索就會發現許多相關信息。專家對此表示,“瘦身鋼筋”同過去的“地條鋼”一樣,它給建筑物帶來的安全隱患是不能忽視的,“瘦身鋼筋”表面上是鋼材瘦身,但實質是建筑安全的“瘦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