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單縣的陳女士最近很受傷,交了十幾萬元首付認購的房子卻在交房前夕被開發商賣給了別人。開發商稱之所以“一房兩賣”是因為她“失聯”了,并揚言“有本事找律師去,看能不能拿回首付”。
在討說法的過程中,陳女士吃驚地發現,開發商竟是違規預售樓盤,且已交給業主的住房至今也未通過房管部門綜合驗收,但當地監管部門卻坐視不管。開發商方面公然聲稱,“和房管局很熟”。陳女士后來獲悉,該開發商是當地房管局招商引資企業,而單縣招商局領導就是該開發商項目經理的妻子。
一房兩賣
2013年10月8日,陳女士的父母幫她認購了單縣永順國際花園的一套房子,11號樓1單元902室。
單縣永順國際花園的開發商是單縣永順置業有限公司(下簡稱“永順公司”)。

按永順公司置業顧問劉星堯的說法,購房首付有兩種選擇,一是交30%的首付款,但必須從當地農村富登銀行貸款;二是交35%的首付款,可以從其他銀行辦理按揭,陳女士選擇了首付30%。
半月后的10月22日,永順公司向陳女士收取了房屋首付款111000元,契稅11040元,有線電視安裝費280元。單縣天龍燃氣有限公司也收取了天然氣初裝費2300元。
陳女士同時被告知,永順公司在2014年4月份交房。但直到2014年3月中旬,永順公司方面一直沒有與她聯系。
陳女士只好到永順公司了解情況。但她萬萬沒想到的是,她認購的房子又賣給別人了。“一套房子怎么能賣給兩家?”
“房子已經賣了,有本事找律師去”
著急萬分的陳女士很快來到永順國際花園售樓處討要說法,但她討到的是一盆冷水——對方認為責任全在她身上,“你想找我要說法,我還沒找你要說法呢!”
永順國際花園一名工作人員理直氣壯地告訴陳女士,她認購的房子之所以易主,是因為和陳女士聯系不上。
這位工作人員稱,曾電話、短信通知陳女士到售樓處簽訂購房合同,但陳女士不予理睬。并拿出了證據——通話記錄。通話記錄顯示,2013年10月28日,永順方面的確有一次和陳女士的通話,時長為39秒。“這能說明什么呀?”陳女士郁悶地說,“通話只有一次,還只有短短的39秒。”
雙方各執一詞,僵持的結果是,上述永順國際花園負責人放下狠話:“(房子)已經賣了,你有本事找律師去,看能不能把你的首付款退回去。”
“一句簡單的聯系不到,就可以把我交了首付認購的房子賣出去,也不和我們打招呼。這怎么也說不過去吧,我們這一輩子可能也就買這一次房子,卻出現這樣的事,總得有個說理的地方吧……”陳女士不甘心地說。
開發商違規銷售、交房監管部門視而不見
在四處投訴過程中,陳女士意外得知,永順公司竟然是違規預售樓盤。2011年,永順公司取得永順國際花園的預售資格,其持有的《商品房預售許可證》有效期為1年,早在2012年就已經到期,陳女士買房時,永順公司就是違規預售樓盤。但至今樓盤已經交房,永順公司一直未辦理預售延期手續。
讓陳女士感到不可思議的還有,永順國際花園從2013年年底開始向業主陸續交房,但這些交給業主的房屋至今也未通過房管部門綜合驗收。
接到陳女士投訴后,記者進行了相關走訪、核實。
在永順國際花園,相關負責人向陳女士表態:“咱們盡量協調,以前我們工作人員說的不到之處,我給你道個歉。如果可以的話,還是按去年的價格再去挑一套房。”
該公司的張姓負責人稱,“房管局的領導我們都相當的熟,平時經常在一起。”
在單縣房管局,房管局袁副局長坦言,永順國際花園是房管局招商引資的項目,永順公司《商品房預售許可證》到期后,的確至今未辦理預售延期手續;永順國際花園雖然已于去年開始交房,但其房屋至今未通過房管部門綜合驗收。
單縣房管局明知永順國際花園違規銷售、交房,緣何不加以制止?袁副局長對此不置可否。當被問及陳女士投訴“一房兩賣”情況如何處理時,袁副局長表示:“(這個情況)一部分原因是開發商方面沒有聯系到陳女士,所以才會把房賣給別人……我們不是法院,我們只能協調。”
難退的一步
“永順違規銷售、交房這么大的事房管局領導不管,反而拿我‘失聯’這點小事說事,我還到哪兒說理去?”陳女士不滿地說。
她告訴記者,在向永順公司討說法過程中,“有人告誡我,多說點好話,永順國際花園是縣房管局招商引資的項目,開發商的項目經理的妻子是單縣招商局領導,咱們惹不起,還是退一步比較好。”
記者在永順國際花園走訪時,張姓負責人也向記者透露,他們公司的負責人的愛人是招商局局長。
“我不是不想退一步。”陳女士說,永順公司曾答應以原來的價格重新賣給她一套房子,但原來的9樓給改成了3樓,額外還得再交給永順公司2萬元錢。
這讓她無法接受。“本來原價賣給我一套房子我也就認了。”陳女士說,“我買的是小高層,9樓的價格本身比3樓高。你從9樓給我調到3樓我也認了,但你還讓我額外再加2萬,這就有點過分了。”
“開發商是有錢有勢,但也不能太欺負人吧?”陳女士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