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區制水機的水漲價了,快讓人喝不起水了。”近日,北京市民李女士家中水卡中的錢快用完了,當她打電話給制水機公司詢問水價上漲的原因時,接電話的工作人員表示,漲價的原因很簡單,成本提高了。
“這是怎么回事?”李女士對于桶裝水漲價表示非常難以理解,她給記者粗略算了一筆賬:
“以前打一桶水,7升左右,打滿只要1塊錢左右,但現在漲到了1.5元。我家人多,大概1天就會用掉1桶水,一個月30桶,一年365桶。漲價后,那我家每年在喝水上就要多花178元。”
三個特殊用水行業巨幅漲價隨著北京市水價的提高,自2015年1月1日起,類似現場制售飲水機的自來水成本價格從目前的61.68元/噸上漲到160元/噸,這直接刺激了不少小區制售水機的價格上漲。
早在2014年4月29日,北京市發改委就曾公布居民用水階梯水價調整方案和非居民用水調整方案。政策指出,自2014年5月1日起,北京市特殊行業用戶水價,調整為每噸160元。
據悉,北京特殊用水行業包括純凈水業、洗車業和洗浴業,純凈水業和洗車業用水價格此前為每立方米61.68元、洗浴業用水價格此前為每立方米81.68元,均統一調整為每立方米160元。同時,將高爾夫球場和滑雪場用水納也入特殊行業水價管理,執行每噸160元的用水價格。
水漲價對水企影響大對于水價的集體上漲,桶裝水行業的相關從業人員表示:“水價上漲,每桶純凈水的生產成本就增加了2~3元。加之北京市對機動三輪車的限行,水店人工成本增加。
最后,只能靠漲價,把費用轉嫁給消費者。”
針對北京市發改委計劃提升礦泉水、純凈水水價的決定,2014年4月北京市礦業協會礦泉水委員會從維護消費者利益,促進飲用水行業健康發展角度出發,圍繞“礦泉水在礦產資源中的特殊性”、“礦泉水行業的發展,有利于北京水資源的合理開發和節約利用”以及“合理收費,確保民生飲水安全”三方面內容,協會秘書長李平就曾親筆致函發改委,并反復多次與有關方面舉行協調說明會,闡述水行業和桶裝水市場的實際情況。最終,得到了發改委的理解和認可,穩定了北京礦泉水的價格。但純凈水等特殊行業的用水,從每噸61.68元漲為160元,為桶裝純凈水漲價提供了原動力。
加之,從2014年9月15日起,北京交管部門開展了整治燃油兩輪摩托車、電動(燃油)三輪車的“凈化行動”,水店送水由三輪車變成兩輪車,單次的送水量少了,送水工人每天送水的次數多了。“工人的工作量少了,為了保證供應,就需要增加人手,這樣一來水店的開支就大了,桶裝水就要漲錢。”業內人士表示。
據某桶裝水公司負責銷售的工作人員表示,一輛汽車,除了油費,還要花更多錢請專業司機,一個司機不搬水工資要6000元,既開車又搬水要8000元以上,而一個騎三輪的送水員月薪只有4000元。此外,停車費一個小時10元,一趟送3個大廈就是30元,再加上保險,還有堵在路上的時間成本,以一家公司50個水店計算,100輛電動三輪車,30輛汽車,如果都用汽車,那運費成本就要從3元/桶提高到5元/桶。
水,是人類生存的必需品。業內人士表示,希望政府相關部門從整體社會利益出發,控制水價和調節運輸成本,保持市場的穩定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