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本社根據所接到的關于成昆復線災后修復工程一期和二期工程的舉報,進行多方調查,報道發布了《成昆復線災后修復工程被實名舉報偷工減料》一文之后,本社再次接到了對成昆復線災后修復工程三期工程及中鐵十局的實名舉報。
此次舉報稱,成昆復線災后修復工程項目三期存在嚴重質量問題,經理崔某、總工程師羅某在指揮施工過程中大量偷工減料,私自篡改設計圖紙,安全隱患大,偷工減料結余的錢將近三千多萬元。中鐵十局再陷被實名舉報風波。
二次舉報:三期工程偷工減料 打點后驗收合格
此次舉報對三期工程偷工減料的地方進行了詳細的描述,稱:第三期工程南昆鐵路病害整治項目定于2012年2月開工,南昆鐵路線羅平段龍王廟棚洞,蓋梁與T梁連接鋼板全部沒有安裝,每塊鋼板的規格是45公分*45公分*2公分,總計鋼板數1600塊,每塊鋼板工費和成本是500元,就這一項總工偷工減料80萬元;圖紙設計的是蓋梁與T梁焊接鋼板連接,這樣設計是為了更好的抗震,現在的工程直接除去了鋼板,一旦出現了地震,就會出現整段棚洞的坍塌;南昆鐵路宜良段蓋梁和T梁連接鋼板沒有焊接,根本就沒有安全性;第三品的三根柱子與基礎開挖錯位,每根柱子主筋為16根,由于放線時錯位,項目部經理讓民工將鋼筋割斷后校正再立模打灰,每根柱子割斷了10根主筋;內邊墻設計錨桿深度3.5米,1米*1米梅花樁,實際偷工減料為5米至6米打一根樁,深度只有50公分。又稱:以上宜良段工程都是經理崔某、總工羅某和項目工地負責人指使做工,項目經理部只講進度和節約材料,從不講工程質量,這樣的工程被中鐵十局上下打點,層層公關就樣被昆明鐵路局合格驗收。
雙方爭辯:質量鑒定備受質疑 論戰中各執一詞
上一次在報道了成昆復線災后修復工程一二期工程被實名舉報偷工減料后,中鐵十局回復:在昆明鐵路局的組織下由建設單位、監理單位、施工單位、第三方檢測機構聯合對工程質量進行了全面檢查檢測。經檢測,結果顯示工程施工符合設計標準,混凝土強度符合設計要求,工程質量符合要求,不存在偷工減料現象。
此次中鐵十局再針對舉報人回復:宜良段K753處棚洞由舉報人組織的勞務隊伍施工,在其施工期間確有部分連接鋼板沒有實施焊接,但在其退場后,進行質量缺陷排查修復時,項目經理部已經另行組織作業人員實施焊接作業,焊縫質量滿足設計要求;羅平段龍王廟棚洞梁體與剛架連鋼板設置齊全,并按設計要求實施了焊接。并表示,在這次排查過程中,發現靠近山體部分梁體,存在局部焊縫不飽滿的情況,立即組織了作業人員進行補焊加固。
而舉報者說,中鐵十局把農民工告上法庭,訴農民工侵害其名譽權并在媒體上公開賠禮道歉消除影響和賠償60萬元的損失。舉報者說,中鐵十局找了一家公司去做鑒定,只對新江站棚洞抽取4片T梁做了鑒定,4片T梁有32處斷裂,新江站棚洞總工358片T梁,其中的偷工減料程度大家可想而知。
至此,除回復之言外,記者并未收到中鐵十局提供任何有關質量檢測的鑒定報告等材料。
國家重點工程質量問題為何再度被指偷工減料,中鐵十局又為何再陷被實名舉報風波?這其中事實的真相到底如何?國家工程質量關系重大,危及人民生命財產安全,不容忽視,更不能在各執一詞的論戰中被兒戲。對此,本刊記者將持續關注。(記者 王利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