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量急劇增長,超過交通流通限度,共享單車亂停放——新業態遭遇新難題。
承接上期文章,從2016年年底到現在,北京市共享單車的數量已有15家共享自行車企業,投放運營車輛達235萬輛,其中8成單車集中在城區,與郊區之間存在較大差距。面對巨大數字的共享單車數量,北京市政府已經開始著手建立相關的監管平臺。進一步規范共享單車的投放。
不管是在沒膝荒草中還是在地鐵站附近,都有著數不清的紅、綠、黃各色單車,密密麻麻的重疊在一起,而這些單車基本上都是五臟不全的,面對這些“報廢”的單車,占據著大面積的公共資源卻無人問津。筆者每次從地鐵口回家的這一段路程,每次都有著不同的感觸。面對這樣的現象,似乎也并不是北京一家這樣,根據朋友反映,各個二線城市都有類似的情況發生。數以萬計的共享單車閑置浪費,受到輿論關注,被網民稱為“共享單車墳場”。
一面是高速呈現井噴狀的共享單車增長數量,一面又是違規停車、堆積如山的報廢單車所造成的公共市政交通資源的浪費?粗切┱紦竺娣e公共資源的單車,不禁就有人再問,共享經濟發展與公共資源適配面臨的難題如何破解?面對著巨大數量的共享單車,又該如何合理的安排好這一矛盾呢?
共享單車堆積閑置觸目驚心
在一些地鐵公交站附近,尤其是在地鐵口旁邊,堆積如山的各種品牌的共享單車,有小紅車、小黃車、小綠車等。有一些擺放得較為整齊,還有大量的共享單車橫七豎八堆擠在一起,形成“小山頭”。本是拿著手機準備找一輛單車騎走,卻不曾想到,解鎖之后的單車幾乎個個都是有問題的。
“這些共享單車已經堆放好幾個月了,好多都還是大半新的。就這樣胡亂堆在一起風吹日曬的,太浪費了!”筆者隨即找了幾個下班的市民問了下。
類似的“共享單車墳場”不光是北京這一座城市獨有。在上海、深圳都出現了類似的情況,而且今年隨著數量的堆積,一些二線城市的這類問題也表現的很突出。譬如在合肥蒙城北路附近一所廢棄的學校內,也有類似的大量共享單車堆滿了整個足球場。同樣現象,在杭州、上海等地也頻現報端,備受輿論關注。
合肥市城管局宣傳處處長李大勇介紹,城管部門主要查扣兩大類違停車輛:一是對城市交通秩序的破壞行為,比如違規占用人行道、盲道等;二是對市政公共設施以及園林綠化設施的占用和破壞行為,比如將車輛停放到綠化帶內、架靠到消防栓和路燈桿上、占用消防通道等。
摩拜的一些二線城市(地區)負責人也公開透露,某些二線城市的城管部門主要是委托第三方機構查扣違停共享單車,而不是城管部門去查扣。
關于違停車輛下一步如何處置的問題,行業人士這樣說道:對于暫扣的單車他們會還給企業,但前提是這些企業必須拿出切實可行的辦法來解決違停的現象,比如采取技術手段,增加電子圍欄,配備足夠的管理人員等。“不難看出,共享單車已經步入了精細化發展的時代,而這也會成為共享單車未來發展的主基調”。
此前有部分共享單車企業在衡量制造新車與維修新車之間的成本后,發現維修費用并不低,于是寧愿讓街頭“僵尸單車”蔓延,一味制造新車。另一方面,由于街頭共享單車數量太多,學校、醫院等場所人流密集,單車使用量大,也造成了擁堵。“為共享單車設置禁停區正是政府履行城市管理職責的體現之一,未來北京還應設置更多電子圍欄,對共享單車進行更為規范的管理”。
浪費加劇促使政府企業制度化合作
隨著共享單車的行情變化,共享單車企業洗牌的加劇,在加上共享單車的企業退出機制不完善,市場上也沒有一個合理的監管,譬如:有些單車的押金退款困難,或者說是押金不退等等。再加上一些企業退出市場后,之前投放街頭的共享單車無人處理,也造成了巨大的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隱患。在譬如,杭州的騎唄公司今年初在合肥市場投了5000輛共享單車,7月份該企業正式宣布退出合肥市場,而之前投放的共享單車沒有采取任何回收措施,任其“流放”街頭。
隨著這些問題的日益嚴重,在政府部門為違停單車問題發愁的同時,國內的共享單車領頭羊 OFO和摩拜也在著手準備解決這些問題。摩拜單車有關負責人說,被扣車輛得不到使用,價值得不到體現,企業巨額投入就沒有現金流回收,而且還有巨大的資金成本在無形中被消耗。
在共享單車被扣之后,相關的一些企業管理人員也曾多次與城管溝通取車,但城管的要求是在還車之前需要有個合理的完善的單車停放的管理措施,以及發放單車的數量,要有個交通流通與單車的投放數量相當的方案措施。該負責人說,目前還沒有標本兼治的技術手段解決單車違停問題,僅靠企業自身難以找到治本措施。以公眾最為熟悉的電子圍欄為例,即便采用這種方式,單車GPS定位精準度、電子圍欄布置數量及規劃、用車便捷性等問題,還沒有完全解決。
而在前不久,北京市明確要求,企業運營平臺應具備大數據分析功能,實時監測車輛運行狀態,并將相關數據上報到政府監管及服務平臺。今后,政府部門將逐漸具備強大技術支撐,同時還應加強網格化巡視、道路巡查等機制,讓來自線上和線下的監管共同形成足夠大的壓力,促使共享單車企業改變運營方式。企業想要達到此次北京共享單車新政的要求,就必須配備更多的運維人員,還要大幅升級技術手段,比如在重點區域建立電子圍欄,設置電子地圖展示停放區、禁停區和禁騎區等。
共享單車的某一負責人說,目前,單車等共享單車企業已經和地區城管部門、交通部門形成良好的溝通,比如城管要求共享單車企業增加管理人員,不光是摩拜還是ofo,今年,一些主要的共享單車企業,就布置在地鐵口區域的巡查方面,城管人員與共享單車共建微信群,城管發現違停單車后拍照發在微信群,企業確保半小時移走車輛。“這種溝通層面比較淺,政府、企業之間仍需要進行更深層次的制度化合作。”他呼吁。
面對共享單車的過剩投放,政府相關部門需要采取包容不能縱容的態度,標本兼治需合力
共享單車方便了老百姓短距離出行,拓展了城市綠色交通的內涵。對于新興業態,應以包容的態度對待,但是包容不等于縱容,專家建議,治理共享單車管理亂象,促進共享經濟健康發展,需要政府、企業、市民協同發力。
城管部門呼吁,應依據相關部委出臺的指導意見,應該金木要制定出符合當地交通情況的相關實施細節。首先,要明確各職能部門的管理職責,增強各部門之間各個部門與共享單車企業之間的聯動配合,加強源頭管理,改變目前出現問題后采取末端管理的被動局面。同時,還要出臺共享單車的行業發展管理規定,引導企業因地制宜,因人制宜的,科學合理的投放,加強共享單車的監管與維護,健全企業的退出管理機制。盡早建立常態化健康綠色的溝通機制,最好是由政府有關部門牽頭引導,定期或不定期召集共享單車企業研討并持續改進共享單車治理,比如單車投放總量控制的情況下,多家共享單車企業如何約束各自投放量。“如果形成這樣的常態機制,對早日形成創新管理機制大有裨益。”他說。
還有共享單車企業負責人提出,目前的單車停放點,共享單車的停放數量還不能與城市交通的流通量、流動人口數量相匹配,希望城管、交通、交警等有關部門協商,增加城區單車停放點,通過劃線、明確設置醒目標識等措施。探索兼職聘用環衛工人等增加路面巡查頻次,薪酬費用企業負擔,但是需要政府牽頭成立類似行業基金的資金池,出資比例根據市場份額確定。同時,加大公益宣傳,培養市民正確文明使用共享單車、按照交通標志停放的主動意識。
共享單車新政將有力推動行業有序發展,但也必然大大增加企業的運營成本。從這個角度看,新政改變了這個新興行業優勝劣汰的游戲規則,相關企業能否贏得未來不再取決于市場份額,而是優質服務。目前北京市有15家共享單車企業,在新的游戲規則作用下,也許當企業數量變成個位數時,我們的城市環境也將取得明顯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