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來自革命紅土地龍巖,我和我的丈夫都是80后公職人員,大學畢業后就進入單位,勤勤懇懇,恪盡職守,一直把國家、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努力完成國家、領導給予的任務。可如今我們需要幫助了,卻找不到能夠維護我們合法權益的相關部門。 我們雙方的父母都只是普通的工人階級,為建設社會主義社會貢獻了畢生辛勞,奈何能力有限收入有限,年過半百卻連一處安身立命之所都沒有。苦苦支撐到我們畢業了工作了,政策改變了,我們沒有資格購買經濟適用房。這些我們都沒有抱怨,因為我們相信可以憑自己的勞動去創造幸福。2013年10月18日,我們在廣告上看到龍巖市新羅區登高西路(華業)名都樓盤即將開業的廣告,就前往售樓部咨詢。在看完沙盤模型、戶型圖紙后,我們有些心動,便請售樓小姐為我們計算一套88.52平方商品房的總價。在此過程中,我們不止一次詢問過售樓小姐,此套房屋的公攤面積是多少,售樓小姐的回答都是18%。在得到此回答后,我們更加肯定了該樓盤的綜合性價比,認為這是對比過后,全龍巖公攤面積最低的樓盤,所以當晚我們就交了一萬元定金。19日樓盤開盤,開發商做活動,來了很多很多人。我們被人潮簇擁,售樓小姐也不停地催促我們去交剩余的四萬元定金,然后簽訂認購協議,全過程我們依然不知道該房屋的具體公攤面積。11月3日,我們被售樓小姐催促著來到售樓部交付首付款,在收取我們30萬首付款和9000多元稅費后,我們準備簽訂正式商品房買賣合同。這時我發現合同上的公攤面積似乎有出路,就再次詢問售樓小姐,公攤面積是多少,她依然回答18%。我便停止了簽約行為,當場指出計算結果是19.7%,和她們當初在兜售房屋時,甚至剛才回答時都有差距,而且買賣合同上并沒有標明具體的公攤比例。我們要求銷售方給我們一個合理的說法,售樓小姐回答,該樓盤的公攤面積是18%到21%,是在房管局登記過的,合理合法,就算是其他樓盤的銷售人員也會這么回答(有當場錄音為證)。我不同意這種觀點,我認為就算是回答一個大概,也不能往最低了報,售樓小姐至少得告之我們認購的這個單位的公攤平均值,18%與19.7%相差的不單單是小數點后的幾個數字,而是整整1萬5千多塊錢,是我們兩夫妻整整三個月的工資收入總和,是我們全家7口人(雙獨家庭,剛有了第三代)整整三個月的生活費,是未來三個月的房屋貸款,如果不是為了在這個城市有個遮風擋雨的地方,不是為了能夠在這個城市更好的工作,我們不會傾盡全家所有,花全龍巖最貴的價錢購買最坑人的樓盤。之后我們數次和銷售方進行溝通,尋求解決矛盾的辦法。但是銷售方百般抵賴,一味地將責任推卸給售樓小姐,雖承認有錯,卻拒不承擔責任。從開始的解釋說服,到后來的連哄帶騙,最后直接要挾摔門,告訴我們買也得買,不買也得買,他們不管,去房管局投訴去媒體曝光都無所謂。這樣的態度更讓我們寒心,難道我們用盡一家六口畢生積蓄買套房就換來如此待遇?房屋買賣難道就和普通商品買賣不同,消費者的權益就得由著開發商和銷售商這么糟蹋?!我們承認在購買過程中我們欠缺了很多考慮,在交認購金時沒有仔細詢問具體的公攤面積,沒有仔細計算公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