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單號:50028939515484 電商漏洞,交易規則存缺陷 筆者不才,2004級電子商務畢業,要說也是比較早接觸“電子商務”這個概念的人。“電子商務”發展初期,的確有很多人不明白這是怎樣一種事物。但隨著近些年網絡的發展和智能手機終端的興起,“電子商務”已經進入到千家萬戶的日常生活中。最初的幾年,長輩和同學們都要向我請教“電子商務”的概念,現在相信“電子商務”是什么,不用我多說,都應該明了了吧。 話不多說,進入正題,但在本次經歷之前先說一下鄙人媳婦幾年前的一次網購經歷吧: 也是在07、08年,上大學的時候吧,有一次她手機欠費,于是打算嘗嘗鮮淘寶買一張手機充值卡。大致瀏覽了一下商品,基本上都是97-98元錢充100面額,心想可能差不多就是這個樣吧。又看了幾頁,發現有一個賣家是聲稱88元充100的面額,于是抱著試試看的心態和這個賣家溝通,賣家說許多理由,總之結果就是需要全額拍下(100元)商品,付款成功之后再返給她12元,心地善良又容易被騙(也被筆者騙了)的媳婦就按照商家的指示做了。由于此件是虛擬商品,只需要“充值序列號”就完成交易,也不牽扯到發貨送貨,所以賣家很快就將12元返還給到了媳婦的支付寶上。然后善良的媳婦就等啊等啊,等“充值序列號”,等了很久賣家也沒有發過來。再接下來的事可能大家都明了——和店家溝通,無回復。這時媳婦意識到上當了,然后向淘寶申訴退款。結果淘寶的反饋是,按照流程店家已經退款(那12元,淘寶不管退多少錢,只看是否有退款的程序在),交易完成。顯而易見的是,媳婦受騙了,錢也要不回來了。得,還是在那些97-98元錢充100面額的商品里找一家充值好了。 那次交易受騙88元,金額不大,但相信上當受騙的人數不少。店家就是充分利用了人性的弱點——總是尋找質同價低的商品,或者說簡單一點就是說找便宜,來進行詐騙,積少成多,也不知道那無良商家最后騙到多少錢。 再不知從什么時候起,大家買東西學會了看一下評價,買完了東西也會去主動進行評價。這是一個好現象,無疑增進了商家的可信性,起到了良性監督作用。 但說到本次經歷,讓我覺得真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13年年底,筆者到著名的淘寶上買3G上網資費,由于原先也幫別人買過幾個,心里對這類商品是多少價位也大致有數,心想看能不能找到更優惠的套餐。結果還真在一個角落里發現了這個——全國漫游、一年36GB流量、流量可累計的資費套餐。 價格和我往常幫別人買的卡也差不多,這個又是全國漫游,而且累計,實在是劃算的詭異。 出于疑慮,筆者決定在淘寶上進行對比,但搜了一圈,并未發現有和此卡類似的商品。此時,誘人的價格讓筆者心存僥幸的心理占了上風,又看了看這個商鋪的介紹和上網套餐的介紹,僅就網頁描述看,的確也沒有什么有疏漏的地方(注明的是上海卡,廣東賣家)。最主要的是,好評如潮!最后決定,就它了。Ps:這玩意兒沒給免郵(其玄機后面會提到)。 付款之后就是等快遞階段。快遞來了——順豐!到付!22元!當時我就愣住了,怎么回事,網上支付時明明已經付過了普通快遞的運費,店家也未打過招呼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