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立足新發展階段,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推進科技自立自強。”認真學習理解貫徹好這一發展理念,進一步實施好質量強區戰略,構建高質量發展新格局,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市場監督管理部門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中心工作。
質量強區任重道遠
質量關系經濟社會發展,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體現著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關系穩疆興疆、社會穩定、長治久安和民生福祉。黨的十八大以來,在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和宏觀政策措施推動下,自治區質量發展和治理成效顯著。質量興新重點任務和重點項目基本完成,質量發展呈現穩中向好、穩中向優的良好態勢。
新疆具備更高起點上推動更高質量發展的良好條件,但也面臨新挑戰和考驗: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較為突出,經濟發展、企業規模、基礎設施、科技創新、公共服務、生態環境等領域還有短板弱項,人民群眾對醫療教育、住房保障、質量治理、食品安全等公共服務和民生改善寄予更高期待。產業結構不盡合理、制造業發展相對滯后,市場競爭力不強,區域質量發展不平衡、不協調,戰略性新興產業、高技術制造業規模占比依然較低。質量治理體系還不健全,質量監管方式和手段單一,監管力量薄弱,質量治理能力不高,質量安全風險隱患猶存,中小企業自主創新能力不強,新興業態質量問題亟待破解,企業管理人才、專業技術型人才匱乏,熟練產業工人缺乏。
立足優勢增強信心
在正視差距和不足的同時,我們也要看到我區質量發展面臨的新機遇和有利條件。
經過多年努力,我區積蓄了強勁發展勢能,特色產業、基礎設施、資源能源、生態環境等方面優勢凸顯,為質量強區奠定了堅實基礎。近年來制定并實施的質量振興、質量興新、質量強區戰略,為質量強區奠定了堅實基礎,先后培育出了特變電工、金風科技、天池管委會、三場豐收棉業等一批質量效益型企業和享譽國內外的品牌。特別是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以來,黨中央高度重視新疆工作,給予一系列特殊支持政策,為推進新疆經濟發展包括實施質量強區戰略注入了強大動力。
開辟質量強區新路
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加快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持續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把碳達峰、碳中和納入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整體布局,深入推進生態修復和環境污染治理;提高全要素生產率,正確處理政府和市場的關系。完善有利于資源優化配置的體制機制和政策措施,營造公平、開放、透明的市場環境;壓縮落后產能,化解過剩產能。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加快轉換發展動力,推動農業提質增效,推進工業強基增效,提速升級現代服務業,提升生態環境質量,增強企業質量競爭力,提升對外貿易質量。
提升產品和服務供給質量。深入開展質量提升行動,在重點行業、重點領域、重點產業、重點集群集中發力,重點突破,實行全覆蓋、全鏈條質量安全監管,有效治理質量突出問題,全面提升供給體系質量。建立主要消費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實現來源可查、去向可追、責任可究。推進缺陷消費品召回常態化。統一進出口消費品質量監管規制,建立監管協調機制,提高內外銷消費品質量安全水平的一致性。
增強區域和產業質量競爭力。建設區域質量高地,以高質量為統領,堅持世界眼光、國際標準、新疆特色、高點定位,大力推進質量強區、標準強區、品牌強區行動。推進產業質量變革。堅持一產上水平、二產抓重點、三產大發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立足現有產業規模和優勢,以延鏈、補鏈、建鏈、強鏈為主攻方向,推進制造業產業基礎再造和產業鏈提升工程,構建以戰略性新興產業為先導、資源密集型產業為主體、勞動密集型產業為重點、生產性服務業為支撐,數字產業大力發展的新疆特色現代產業體系。培育和壯大質量品牌。制定自治區品牌發展戰略,完善品牌培育、發展、評價和保護機制,大力推進品牌管理體系建設。加強質量品牌創建,加快培育一批制造業、農業、建筑業、現代服務業等區域品牌,創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知名品牌。
建設現代化質量基礎設施。將質量基礎設施建設和互聯互通納入自治區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規劃,加快建立“統一管理、權責清晰、協調配套、支撐有力”的質量基礎設施體系。加強先進計量測試體系建設,在重點領域突破一批關鍵計量測試技術,搭建一批產業計量測試服務平臺。健全認證認可檢驗檢測體系,培育和發展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認證產品。加強對低碳產品、碳標識、節能量等認證工作的研究和跟進。加快建設一批國家重點實驗室、工業產品質量控制和技術評價實驗室以及國家質檢中心、國家產業計量測試中心、國家技術標準創新基地,支持和鼓勵有條件的技術機構面向社會開放服務,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提供技術支撐。
創新完善質量促進政策。完善質量激勵政策。樹立質量標桿,弘揚質量先進。健全質量引導政策。加強政策協同,強化政策科學性、穩定性、針對性。建立健全常態化、穩定的質量發展財政資金投入機制。落實財稅、金融、保險、用地、人才激勵、科技成果轉化等支持政策。制定出臺有利于推進質量發展、質量治理、質量創新的相關政策。
優化質量強區建設環境。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實行政府權責清單制度,持續推進“最多跑一趟”“最快送一次”改革,推行“馬上辦、網上辦、掌上辦、自助辦、就近辦”,解決市場主體和群眾辦事難問題。改善標準供給,加強品牌引領、增加品種、提升品質,為市場提供更多優質優價高效供給。堅決遏制“劣幣驅逐良幣”,盡快出清無效供給甚至“負效供給”,為優質產品騰出市場空間。全面構建政府、企業及全社會共同參與的質量誠信體系,將質量信用納入社會信用信息系統。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質量文化建設,大力推廣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質量文化,構建具有新疆特色的質量文化體系,身體力行文化潤疆。(文/梁玉鑄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質量發展處處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