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市政協副主席、市市場監管局局長 張慶和
市場主體是我國經濟活動的主要參與者、就業機會的主要提供者、技術進步的主要推動者。近年來,長沙緊緊圍繞市場主體所需所盼,大力推進“放管服”改革,市場主體達135萬戶,每萬人市場主體擁有量保持中部省會前列。當前,長沙市場主體發展也存在一些短板,如總體規模有待提升、新增速度趨緩、企業占比不高等。
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和“微觀政策要持續激發市場主體活力”的決策部署,聚焦省第十二次黨代會“大力激發市場主體活力”的工作要求,必須培多培大培強市場主體。這是促進民生改善、穩定經濟增長的迫切任務,是增強經濟發展韌性與內生動力的重要途徑,是推進強省會戰略實施、實現由大到強戰略性轉變的重要抓手。要縱深推進“放管服”改革,以更加優質的營商環境、更加公平有序的競爭環境,讓市場主體擁有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推動市場主體優生快生、成長提升,為實施強省會戰略注入新的強勁動能。
在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上發揚“闖”的精神,進一步激發“放”的活力,助力市場主體輕裝上陣。以增強市場主體的吸附力、滿意度、歸屬感為目標,著力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最大限度向市場放權,推動民營經濟發展,為強省會戰略夯實根基。打造“企業開辦”新模式,讓準入更便捷。按照“非禁即入”“非限即入”原則,進一步暢通市場主體準入通道,為企業發展創造充足空間。擴大告知承諾制的適用范圍和適用企業,助推新業態、新模式健康快速發展。加快推進長株潭一體化市場準入“跨市通辦”,實現異地“全程網辦”“代收代辦”“多地聯辦”一體化格局。開創“證照分離”改革新路徑,讓準營更順暢。深耕中國(湖南)自貿區長沙片區建設,全面推進“證照分離”改革,分級分類推進改革事項落地落細,有效破解“準入不準營”難題;以行業綜合許可和芙蓉標準化小鎮建設等為重點,形成一批創新性強、企業受惠面廣、可復制可推廣的制度創新成果案例。構建“梯度發展”新機制,讓培育更高效。以“提升骨干企業、培育中小企業、發展創新企業、聚集總部企業、扶持個體工商”為主線,盤活存量、引入增量、做大總量、提高質量。強化招商引資,統籌推進“個轉企”“小升規”“規改股”“股上市”,既托起“一輪明月”,又點亮“滿天繁星”,形成企業和個體齊頭并進的市場主體高質量發展格局。
在強化事中事后監管上增強“創”的勁頭,進一步強化“管”的力度,助力市場主體規范發展。推動形成市場主體競相發展的生動局面,需要良好的市場環境做支撐。堅持放管并重,在事中事后監管上持續發力,平等保護各類市場主體合法權益,維護公平有序的市場競爭秩序。創新推進協同監管。根據市場主體信用狀況實施分級分類監管,采取“雙隨機、一公開”方式對登記事項進行監督檢查,實現跨層級、跨部門“進一次門、查多項事”,降低企業制度性交易成本,減輕企業負擔。對市場輕微違法經營行為,推進包容審慎監管。創新推進信用監管。提升信用賦能水平,健全以信用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大幅提升失信成本的監管機制,涉企信息歸集公示和失信聯合懲戒實現“一網辦理、智能歸集、即時公示”,實現對違法者“利劍高懸”,對守法者“無事不擾”。創新推進智慧監管。通過科技賦能,推動遠程監管、數字化監管,對食品、藥品、醫療器械等重點產品,建立健全以產品編碼管理為手段的追溯體系,實現全鏈條、全天候、全過程的高效能市場監管。
在優化創新創業生態上夯實“干”的作風,進一步提升“服”的品質,助力市場主體茁壯成長。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以問題為導向,下足“繡花”功夫,打出“組合拳”,打造良好的創新創業生態,讓市場主體多起來、活起來、強起來。全方位優化政務服務,推動市場主體快步變多。加快推進政務服務標準化規范化便利化,持續優化智能導辦、線上預約、自主申報等舉措,全面推行“當場辦、一次辦、一網通辦、異地可辦”,實現“線上即傳即辦”零見面審批,“線下即來即辦”立等可取。推行“休眠制度”,降低市場主體在特殊時期的經營成本。推進簡易注銷,減時限、減材料、減流程。全周期優化行政指導,推動市場主體穩步變強。加強創業基地建設,強化創業培訓和孵化扶持;對新生期市場主體,強化政策引導、登記指導、創業輔導;對成長期市場主體,強化產業指導、政策扶助、技術引進;對成熟期市場主體,強化管理咨詢、品牌打造、信譽提升;持續推進“質量強市”,支持企業走“專精特新”差異化創新發展道路,增強核心競爭力。全要素優化政策保障,推動市場主體逐步變優。栽好梧桐引鳳棲。當前疫情防控形勢較為復雜,對市場主體的影響依然存在,亟需以市場和政策要素為紐帶,統籌財政、貨幣、就業政策,實行“讓利減負、放水養魚”,以政策直達、精準滴灌等手段,進一步加大減稅降費和普惠金融支持力度,為市場主體發展提供“活水沃土”,幫助市場主體恢復元氣、增強活力、行穩致遠,推動市場主體量質齊升、紛至沓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