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即將在元旦開業的天和百貨東城店,也將借洋品牌謀變,進口商品比例將達到40%以上。
首推日韓飾品新品牌
昨日,備受各方關注的嘉榮/SPAR購物廣場開業,該店集大賣場、家居生活館、品牌百貨、拾美均一價潮流生活用品店四種業態于一體,營業面積達1.5萬平方米。
嘉榮/SPAR超市相關負責人楊恒說,此次推出的拾美均一價潮流生活用品店,是嘉榮/SPAR推出的又一品牌。這一生活用品店經營韓國、日本一系列潮流生活用品,例如5元、15元等不同價位的均價日韓飾品,主打新穎、獨特、便利的風格,商品組合貼近年輕時尚人士的愛好和品位,滿足他們的消費取向和獨特需求,這也是該超市首次推出的全新業態。
楊恒說,這僅是個嘗試。在東莞這個強手如林的地方,差異化競爭才能更好地滿足各類人群需求。
本土品牌的謀變策略
另一本土零售巨頭天和百貨近期也在不斷謀求競爭新策略。
繼2009年在廣州開店后,上個月,天和選擇差異化路線,以中高端生活超市業態挺進深圳。與以往不同,該店在選擇的商品上做了大調整,進口商品比例達到15%以上。
天和百貨市場部總監王煒說,元旦將開業的天和百貨東城店的進口貨將達到40%以上,品牌涉及東南亞、歐美等多國產品。
在與外資零售企業的博弈中,本地超市一直在積極謀變,尋求多方面的差異化競爭。
本土超市巨頭嘉榮在簽約國際SPAR并成立廣東SPAR之后,嘉榮就開始了雙品牌運營之路。除了大賣場,還有了品牌百貨這一業態,此后,又推出了家居生活館這一業態。
另外,在店面類型上,此前開辟的全新門店——歐式生活超市,就是為了區別大賣場而選擇的社區型競爭路線。
本土百貨巨頭天和百貨也一直在進行全新調整與嘗試,此前天和百貨主要以純百貨、百貨加超市模式為主,目前天和百貨已經涉足純超市領域,并邁出了實際性的一步,正在醞釀純超市品牌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