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黎霞
她出生在非洲一個窮人家庭,只讀過一年小學,在11歲的時候就被父親嫁給了一個有暴力傾向的男人,之后撫養著5個孩子還要照顧身患艾滋病的丈夫。她已經30多歲了,以后的10多年她是怎樣度過的?
朋友,發揮你的想象,來規劃10年后她的故事吧,如果有100個人,一定有100個版本,但是可能沒有一個版本是這樣的,44歲的她在美國西密執安州立大學獲得了哲學博士學位,她就是讓《紐約時報》為之喝彩,美國脫口秀主持人"奧普拉秀"為之感動,美國人心目中的新偶像--特萊艾.特倫恩特。
打開百度,搜索特萊艾,會看到幾千條關于她的報道,相信所有讀到她的故事的人都會深深震撼,世上所有童話大師最燦爛的靈感和最狂野的夢想都在這里黯然失色,那么,她是怎樣通過十多年的時間實現這超越我們想象,顛覆我們常識跨越呢?
我想首先她為自己樹立了一個夢想,她的這個夢想就是受教育的渴望,這個夢想再簡單不過,但是在她所處的環境和經歷當中又是怎樣的不可想象,就在這樣艱苦的環境中,在她的心中始終燃燒著這個夢想,一刻都沒有改變過,那就是對知識的渴求,她在白紙上寫下了自己的夢想埋在家門口的大石頭旁的時候,同時也將這個夢想扎根在她的心中。
說起夢想,我們每個人都曾經有過,在我們的心中或多或少有各種各樣的夢想,但是在現實生活面前,我們是不是屈服于環境,屈服于困難,屈服于現實,認為一切都是癡心妄想,而不可能,然后讓這個夢想束之高閣,離開我們的心靈越來越遠呢?
再來看特萊艾,1991年,她的村莊來了一個國際援助組織志愿者團隊,當有5個孩子,近30歲的她向帶頭的志愿者說出自己夢想的時候,她聽到了這樣的話,只要有夢想,就一定會實現。隨后,她用7年的時間,開始了從小學到高中的課程的學習,在繁重的勞作中,在丈夫的暴力下,在貧窮的無奈中她是怎樣一點一滴去完成,去實現,我們可能永遠也想象不出來,但是,她被美國俄克拉哈馬州立大學錄取,從瓦罐中取出第一個夢想的時候,我們卻能感受到她是怎樣的悲喜交加。
特萊艾的故事告訴我們,實現奇跡之路不僅要有夢想,更重要的是不論外界環境多么艱辛,實現夢想的道路多么遙不可及,心中始終要有實現夢想的內在動力,只有這樣才能抓住稍瞬即逝的機會,如果那個夢想在生活的重壓下,在歲月的蹉跎中,在生命的無奈中,離開她的心靈,恐怕機會只能從她身邊悄然溜走,而渾然不覺,她依然在非洲那個農村過著平凡的生活,在生命逐漸老去的時候,偶爾回憶起夢想的一聲嘆息。
但是,夢想的內在動力激勵特萊艾看到了機會的曙光,在她眼前機會只是一晃,卻被她牢牢地抓在了手中,讓她在艱辛中一路向前,隨后,在美國的生活,她帶著五個孩子,照顧艾滋病的丈夫,忍受家庭暴力的折磨,在鄰居家的垃圾箱里翻檢食物,交不起學費,等待開除,黑暗似乎永遠沒有邊際,這一切逐漸超越了特萊艾的承受能力,但是心中的夢想給予她極端忍耐的內在動力。
“天道酬勤 佑人必勝”上天會酬報勤奮的人,保佑他成功,黑暗的前面總是光明,人生這樣的規律讓特萊艾的生活有了新的轉機,在她的周圍,很多人被她感動,伸出了援助之手,她用毅力和智慧抗拒著生命中的一個個"不可能",她的故事,感動非洲,感動世界。
特萊艾的故事讓我們懂得,要實現心中的夢想,就要有實現夢想內在的動力,無論有怎樣的不可能,都不要放棄,都要不斷堅持,都要一路向前,總有一天,我們會和夢想手牽手。
“天道酬勤 佑人必勝”上天會酬報勤奮的人,保佑他成功,黑暗的前面總是光明,人生這樣的規律讓特萊艾的生活有了新的轉機,在她的周圍,很多人被她感動,伸出了援助之手,她用毅力和智慧抗拒著生命中的一個個"不可能",她的故事,感動非洲,感動世界。
特萊艾的故事讓我們懂得,要實現心中的夢想,就要有實現夢想內在的動力,無論有怎樣的不可能,都不要放棄,都要不斷堅持,都要一路向前,總有一天,我們會和夢想手牽手。
安黎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