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豬肉價格一路攀升。作為全國生豬養殖重要基地的陜西,生豬價格持續高位運行,引起國家和陜西省政府高度重視。7月上旬,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前往陜西省西安市和咸陽市調研經濟運行情況,重點調查了豬肉價格過快上漲的原因,并就生豬養殖提出要求。在這“非常時期”,陜西省政府采取多項措施,促使生豬養殖業健康快速發展。近日,陜西省首次從法國成功引進555頭優良原種豬,順利通過隔離檢疫,安全投入生產。這批種豬來自世界著名的專業遺傳育種機構法國ADN公司,將承擔起陜西生豬產業改良品種的重任,每年擴繁種豬2萬多頭,帶動生豬養殖戶近5萬戶,為確保價廉質優的豬肉擺上老百姓的餐桌奠定了良好基礎。
周密部署,迎接遠道而來的“貴賓”。
多方配合,進境種豬100%成活。
5370個實驗數據,為種豬健康提供科學評判依據。45天嚴格隔離監管,引進種豬合格率99.3%
1
8月的關中大地,到處洋溢著豐收的喜悅。陜西省首次從法國引進的555頭優良原種豬,在位于關中的武功縣指定隔離場通過了隔離檢疫,安全投入生產。
這批種豬6月26日入境,來自世界著名的專業遺傳育種機構法國ADN公司。該批法國種豬將承擔起陜西生豬產業改良品種的重任,每年擴繁種豬2萬多頭,帶動生豬養殖戶近5萬戶,創造利潤3億元以上。
陜西檢驗檢疫局局長劉興范告訴記者:“這次引進法國種豬取得圓滿成功,歸功于國家質檢總局的有力領導,歸功于地方政府、尤其是畜牧獸醫部門的大力支持,歸功于各有關部門和相關企業密切配合,歸功于陜西檢驗檢疫人的努力。”
在年初全省畜牧業發展大會上,陜西檢驗檢疫局得到一企業計劃進口法國種豬的信息,便主動聯系企業,多次到企業做技術指導,指導隔離場的選址和建設。
面對進口數量大、環節多、隔離時間長、風險高的種豬引進項目,陜西檢驗檢疫局成立了進境法國種豬隔離檢疫監管工作領導小組,一把手局長劉興范親任組長,分管副局長陳茂盛任副組長,負責指導和協調進境種豬隔離檢疫工作。在總結2009年從美國引進種豬經驗的基礎上,科學制定了工作計劃指導書和應急處置預案等13種工作安排和預案。從分支機構抽調精兵強將,組建了一支能征善戰的檢疫隊伍。同時,邀請了北京檢驗檢疫局的技術專家,地方的相關專家開展技術論證,制定了完備的技術方案和實驗工作方案。最后確定了豬瘟、豬偽狂犬病、豬傳染性胃腸炎、豬傳染性胸膜肺炎、豬藍耳病、布氏桿菌病、甲型H1N1豬流感共7項疫病的檢測方法。
6月11日,檢疫人員前往隔離場開始實施防疫消毒,實施24小時駐場監管。截至6月21日,三次防疫消毒全部完成。經過檢疫人員嚴格消毒、嚴格監管的隔離場,時刻準備迎接從法國遠道而來的“貴賓”。
2
6月24日晚9點,領導小組副組長陳茂盛在咸陽機場召開法國進口種豬進境協調會,再次明確了各部門的職責,再次對每一個環節進行了推敲。
6月25日清晨7點,經過13個小時的漫長等待,從法國巴黎起飛的搭載著555頭優良種豬的飛機終于降落咸陽機場。飛機剛剛著陸,時刻待命的消毒人員立即在登機口鋪上消毒墊,開始對扶梯等各個部位進行消毒。徹夜未眠的檢疫人員頓時精神大振,登機開展現場檢疫,索取入境飛行申報單,檢查運輸日志和官方動物檢疫證書及免疫證書,緊接著逐個查看種豬狀況。在經過一絲不茍檢查無誤后,同意對種豬進行卸載。
經過一個小時穩妥細致的卸載,所有種豬都安全轉移到停機坪上的大卡車上。現場指揮員一聲令下,8輛大卡車緩緩啟動,開往指定隔離場。
由于隔離場距咸陽國際機場路途遙遠,且路況復雜,這給種豬安全、快捷地運抵隔離場提出很高要求。陜西檢驗檢疫局多次向陜西省農業廳、畜牧獸醫局等有關單位通報情況,召開協調會,對運輸保障、防疫消毒等相關問題進行溝通座談。陜西省畜牧獸醫局專門下發了《關于做好引進種豬防疫工作的緊急通知》,并抽調業務人員與檢驗檢疫人員一同對運輸沿途、指定隔離場周邊的防疫、消毒等工作進行檢查,召集轄區畜牧局和進口企業等單位,共同就機場消毒、裝卸、押運,途中可能發生的意外等情況,提前進行了研究、推演,確保萬無一失。
下午1點整,555頭法國原種豬安全進入指定隔離場,無一傷亡,健康狀況良好,創造了進境種豬100%的成活率。
3
6月29日清晨6點,陜西檢驗檢疫局的動物檢疫人員已經從西安出發,在行駛了近兩個小時后,到達種豬隔離場。在經過消毒、淋浴、更衣后,立即投入到緊張的采樣工作中。
清晨的關中大地驕陽高照,豬舍的溫度達到了39攝氏度,惡臭的氣味,采血時伴隨豬的刺耳尖叫,工作強度之大可想而知,而整個過程卻沒人抱怨工作的艱辛。
下午6時整,經過10多個小時的奮戰,采樣工作終于完成。但是大家并沒有休息,而是一鼓作氣對1000余個樣品進行整理、前期處理、包裝和標記。
晚7時,帶著裝箱處理好的大堆樣品,匆匆趕回實驗室。晚上10點,樣品安全送達陜西局技術中心動檢實驗室。
6月30日早8點,剛到上班時間,陜西局技術中心實驗人員與北京局派來支援的3位專家立即投入到緊張的實驗當中。
面對繁重的檢測任務,檢驗人員犧牲休息日,加班加點工作。中午在食堂匆匆吃過午飯后立即返回實驗室工作。技術中心研究員蔣宏偉出差歸來,下了火車直接奔往實驗室,大家都勸她回家休息一天,但是她卻說,做好檢疫工作是最重要的,我們要力爭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全部實驗,發現疫情及時隔離,以避免因疫病蔓延而給貨主帶來的不必要的損失。北京局的張偉博士來到西安的第三天得知自己剛剛兩歲的孩子患上急性傳染病,家人亂作一團,希望他能趕回北京一起照看孩子,他卻依然選擇留下來。他對大家說,家里有人照顧孩子,他很放心,但是這兒實驗任務很重、時間緊,缺少一個人會耽誤很多事情。
為了加快實驗進度,實驗人員分成3個工作小組,分離種豬的血清。年輕的實驗人員王菡和張偉博士主動去了空調排風有問題的隔離實驗室。7月的西安格外炎熱,當別人進到那間屋里都說太悶的時候,他們卻幽默地說我們這里非常暖和。
在大家齊心協力的努力下,經過一周時間的克難攻堅,完成了7種疫病的多次重復檢驗,共處理樣品1264批,得出實驗數據5370個,為每頭種豬的健康狀況做出了科學評判。
4
45天的隔離檢疫期間,正值陜西的酷暑季節。而這45天,是檢驗觀察種豬安全的關鍵時期,容不得半點馬虎大意。這45天,陜西局檢疫人員從未踏出過隔離場半步,每天認真做好進口種豬7種疫病的臨床觀察工作,及時排除風險隱患。
“對檢疫細節的周到考慮,對檢疫工作的細致安排,對檢疫過程的細心落實,是確保進境動物隔離檢疫安全的關鍵。”陜西檢驗檢疫局動檢處處長李劍這樣告訴記者。
為確保隔離場的安全,陜西檢驗檢疫局派出駐場獸醫提前入駐隔離場,對隔離場進行全面細致檢查,監督實施防疫消毒工作。指導企業對豬舍圈欄進行編號,張貼懸掛各環節操作規程。同時,在種豬進入前對隔離場進行了三次消毒處理。酷熱的天氣里,身著防護服的消毒人員揮汗如雨,他們沒有退縮,衣服濕透了,擰一擰,將手套、雨鞋里的汗水倒掉,繼續工作。靠著對工作高度負責的精神,對隔離場及圍墻外部3米的區域都進行消毒處理,保證不留死角。
8月9日,經過陜西檢驗檢疫局45天的隔離檢疫,這批法國原種豬順利移交給陜西省原種豬場,開始投入生產。陳茂盛副局長告訴記者:“這次引進法國種豬合格率達到99.3%,在全國同類種豬引進中是較好的,為陜西檢驗檢疫局今后的進境動物隔離檢疫工作積累了豐富經驗。”
這45天,陜西局檢疫人員沒有閑過,他們同企業工作人員一起堅守崗位,同時,對豬場工作人員從場地消毒、飼料熏蒸監督,到免疫接種、驅蟲等各個環節,做了全面培訓,提高了企業人員的業務能力;這45天,陜西檢驗檢疫人員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展示了工作扎實、作風嚴謹、吃苦能干的“國門衛士”風采。
《中國國門時報》
本報記者 張學斌 通訊員 郭 虎 李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