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不銹鋼器皿錳含量超標、鎳含量不達標的“蘇泊爾質量門”事件,再次敲響了用于食品加工的小電器衛生安全的警鐘。今年上半年,衛生部對部分進口小型凈水器進行衛生安全抽查結果顯示,共有11款凈水器被檢測為不合格產品,涉及的8家責任單位中不乏松下、三菱、3M等國際知名廠商,不合格的主要原因包括砷超標、菌落總數超標和有機物去除率等衛生安全指標。
近年來,我國出口歐盟的咖啡機、不銹鋼燒烤架等廚房用具和小家電也因重金屬鉛、鎘遷移量超標而頻遭歐盟食品與飼料快速預警系統(RASFfS)通報。這使得進出口食品加工小電器成為高關注、高風險的產品。
為提升我國出口食品加工小電器的通報,消除該類產品威脅人體健康方面的衛生安全隱患。常州檢驗檢疫局建議從以下幾個方面加強進出口食品小家電衛生性能的檢驗監管:
1、對SN/T 2272-2009《進出口家用食品加工小電器安全衛生檢驗規程》進行宣貫。檢驗監管人員,在做好電氣安全和產品性能檢驗監管的同時,重視食品加工小電器的安全衛生的檢驗監管,并對其根據該規程實施檢驗。
2、形成機電業務部門、口岸查驗部門及專項檢測實驗室的協作機制,在產品性能和電氣安全檢驗的基礎上,加大對進出口食品小家電衛生安全指標的抽樣檢測力度,同時,建議調高進出口食品小家電產品的風險等級,加大分類管理的檢驗監管力度。
3、加強對食品小家電出口生產企業的宣傳培訓,普及各進口國安全衛生標準要求,提高生產企業的責任意識,從源頭確保產品質量安全。
4、建議制定凈水器、電加熱水壺、豆漿機等食品加工小電器產品的衛生安全標準,更好指導該類產品的檢驗監管。(謝同彬)
謝同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