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從山東省諸城市質監局獲悉,一年來該局積極運用服務和規范的手段,不斷增強服務發展的能力,扶優限劣、凈化市場,為企業發展營造了良好的外部環境。
一是質量強市取得率先突破。在濰坊市十二個縣市區中,率先起草制定了《諸城市人民政府關于實施質量強市戰略的意見》(2011-2015),并于今年6月份以市政府名義下發。同時結合去年項目化推進質量興市工作的成功經驗,充分發揮質量強市領導小組辦公室作用,通過聯合各鎮街及發改、商務、統計等部門召開品牌爭創企業座談會等措施,營造了推進名牌爭創的合力。今年共組織申報全國知名品牌創建示范區1個,組織17家企業的18個產品申報省名牌,并分別組織了2家企業申報省服務名牌、省長質量獎和濰坊市市長質量獎。目前,該市共有13個中國名牌產品、1個地理標志保護產品、45個山東名牌產品、5個山東省服務名牌、3個山東省省長質量獎、2個省優質產品基地、3個龍頭骨干企業、3個濰坊市市長質量獎。品牌創建不論從層次上,還是從數量上,均走在了全省縣級市前列。
二是服務產業取得了新成效。圍繞汽車制造、食品加工、紡織服裝和裝備制造4大主導產業,綠色包裝、醫藥化工等6大新興產業,著力抓了汽車制造和食品加工2個省優質產品基地創建后的規范、帶動、提升等工作,同時為實現從名牌產品、品牌企業、品牌產業到品牌區域的躍升,還重點開展了“全國知名品牌創建示范區”申報工作,使得該市的汽車制造產業聚集區成為全省參與爭創的2個試點區域之一,該局也成為濰坊市唯一一家參與全國知名品牌創建的縣級局。圍繞協調指導產業發展,協會12個行業協調指導組扎實有效的開展了工作,通過深入行業調研,摸清了行業和企業的真實情況,為下步指導產業發展找準了切入點。
三是行政執法彰顯打假治劣威力。全年共受理各類投訴舉報147起,共立案處罰82起。圍繞嚴格市場準入,強化專項整治,先后開展了肉制品、地溝油、大桶水、酒類、化肥、建材、輪胎、消防產品等專項整治和無證查處。為農民免費檢測化肥樣品近300個,經檢測不合格的樣品共計91個;檢查桶裝飲用水企業12家,立案查辦無證生產企業4家,沒收PET水桶735個;對該市兩個鋼材市場進行了執法檢查,共檢查加工銷售單位13家,抽取鋼筋樣品16個,檢測結果不合格的13個;對5家輪胎生產企業及2家使用企業進行了抽樣,共抽取載重汽車用輪胎24批次,經省質檢院檢測,合格22批次,不合格2批次。通過專項整治有力打擊了制售假冒偽劣違法行為,為企業創造了一個公平有序的競爭環境,為廣大消費者創造了一個放心滿意的購物環境。(劉柏青)
劉柏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