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1月初國家質檢總局舉辦的首屆中國質檢信息化成果展覽上,上海檢驗檢疫局參展展臺被總局評為“最佳創新獎”,得分位列所有參展展臺第一名,不僅展現了上海局近年來在信息化建設方面取得的成就,也充分表明信息化建設對于貫徹總局“抓質量、保安全、促發展、強質檢”十二字方針起到的戰略支撐作用。
數字質檢,精彩紛呈
本次展會總展出面積約1000平方米,形式新、內容全、規格高是展會的顯著特征,共有來自總局、京區單位、地方兩局的36個單位參加。據了解,國家質檢總局成立10年來,信息化已經成為推動質檢事業科學發展的重要途徑和必然選擇。10年來,全國檢驗檢疫業務量增長超過4倍,而檢驗檢疫工作人員增長還不足20%,在這樣情況下履行好把關服務職責,靠的就是質檢科技,靠的就是信息化手段。
總局各黨組成員及各司局、直屬掛靠單位主要負責人,各地質檢兩局信息化工作主要負責人出席了開幕式。開幕式上,總局局長支樹平與上海、廣東、浙江等9個地方的質檢部門領導進行了遠程視頻連線,并代表國家質檢總局黨組向他們致以親切的慰問。隨后,支樹平局長等總局黨組成員參觀了上海局信息化成果展臺,并對上海檢驗檢疫信息化工作給予了高度評價。
展覽期間,國家質檢總局還召開了關于新技術交流、質檢信息安全、質檢網站建設3個內容的專題座談會,專門總結、部署、推進相關信息化工作,圍繞建設“數字質檢、智慧質檢”,進一步加強質檢信息化建設,全面提升質檢信息化工作水平。
認真部署,精心籌備
徐金記局長高度重視本次信息化成果展,他指出,“上海局要全力以赴,以信息化成果展為契機,全面展示信息化建設對檢驗檢疫事業起到的戰略支撐作用”,并親自部署參展覽相關事宜。經過一個多月的精心籌備,一個以“數字質檢、智慧質檢、信息化藍盾守衛國門”為主題,以背景幕墻、模型、視頻燈光為設計元素的參展展臺閃亮登場,生動的展示出上海局信息化建設的特色成就。包括整體風格設計、系統模型制作、展覽手冊排版以及視頻剪輯在內的每一個展示環節都經過精心的篩選,最終制作完成以“視頻監控在甲流防控中的應用”和“快件遠程視頻查驗”為原型的兩個實物模型,并通過黃、白、藍三種燈光動態標識出物流、信息流和客流,清晰的再現了整個檢疫過程和每個查驗環節。由于實物模型(300cm*160cm*70cm)及背景墻體(300cm*40cm*215cm)體積較大、路途遙遠,布展工作人員對包裝運輸進行嚴格把關,在規定的時間內完好無損的將模型運抵北京,確保了參展模型的最優效果。
智慧之光,藍盾風采
據悉,2009年“視頻監控在甲流防控中的應用”這一項目在抗擊甲型H1N1流感疫情工作中起到了關鍵作用。在當年4月30日最后一架墨西哥航班抵達前,上海局奮戰2天2夜,按時完成了停機坪拍攝、紅外測溫、衛星傳送等所有視頻監控的安裝、傳輸、調試工作。航班到達后,現場檢疫圖像實時傳送總局視頻監控中心,包括轉機香港后發病的香港首例甲流病人的檢疫全程圖像清晰可辨。這些視頻資料反復被國內外媒體引用報道,以無可辯駁的畫面澄清了事實,對樹立和維護質檢部門形象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贏得了國家質檢總局和上海市政府領導的高度贊賞。
此次展會彰顯了信息化建設對于貫徹總局“抓質量、保安全、促發展、強質檢”十二字方針起到的戰略支撐作用。上海局將一如既往,全力以赴,充分挖掘高科技信息技術的應用潛力,更好的實現上海檢驗檢疫工作的數字化、智能化、現代化。
(上海檢驗檢疫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