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常州檢驗檢疫局在質量問題國際化、政治化日趨明顯的大環境下,推行“檢地、檢外、檢企、檢檢”四位一體的質量安全監管網絡,并取得成效。
一是推動各級政府對質量工作更加重視。利用工作專報、檢驗檢疫參考以及專題匯報等各種方式,向決策層宣傳檢驗檢疫與質量安全工作的重要性與必要性,1-10月,我局獲得市領導批示肯定11次;召開“常州進出口質量安全報告發布大會”向社會各界通報質量工作情況,與兩市五區政府簽署常州地區進出口質量安全聯席機制,與108家企業代表簽署質量安全承諾,促使企業主體責任意識更加牢固。
二是推動國際社會對質量培訓工作更加認同。1-10月,共實施援外培訓項目9項,并首次圍繞衛生檢疫專題舉辦“發展中國家出入境衛生檢疫官員研修班”,通過培訓、交流、參觀,扭轉了發展中國家對中國商品的負面認識,達到了擴大質檢影響,推動國際質檢合作的目的。總局魏傳忠副局長贊譽我局該項工作做得很好,很有特色,加強了交流,積累了經驗、鍛煉了隊伍。商務部國際商務官員研修學院院長金旭、國家質檢總局國際合作司司長戚秀琴、檢鑒司司長王新等領導均親臨指導,并對援外培訓工作給予高度評價。
三是推動社會各方對質量工作更加關心。主動加強與各職能部門的協作,先后與公安、工商、其它聯檢部門、衛生、環保等部委辦局就加快口岸發展、保障進出口產品安全簽署合作備忘錄、開展聯合執法;此外,與全省系統蘇州、無錫等10個分支局加強溝通協作,開展業務交流;聯合常州晚報社開展《檢驗檢疫,我為國門把次關》活動,40名學生和家長近距離接觸、了解檢驗檢疫工作,并參加模擬集裝箱衛生檢疫技能競賽。常州晚報兩次專版宣傳該活動,進一步樹立了我局良好的對外形象,擴大了檢驗檢疫部門在全社會的影響。(謝同彬)
謝同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