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接到了美國的定單,風險很大,你們說我們能不能順利出口……”電話那頭能清晰感覺到不確定的擔憂。
“我們的產品順利打入美國市場了……”電話那頭飽含自信的興奮。
僅僅兩月不到的時間,電話那頭的同一個人底氣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她就是云南新海豐有限公司總經理潘鏡,云南水產養殖加工行業的女強人,她滿含感激,“沒有云南檢驗檢疫人的艱辛付出,就沒有企業在海外市場的底氣十足。”
今年以來,云南檢驗檢疫局按照國家質檢總局“抓質量、保安全、促發展、強質檢”的十二字方針,致力于完善進出口水產品質量安全保障體系,健全進出口水產品疫情和安全衛生監測控制措施,嚴格出口動物源性食品原料備案基地管理,堅持備案條件和要求,落實質量安全責任制和質量監管長效機制,落實產品質量溯源體系和責任追究體系。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工作舉措,切實地提高了云南動物及其產品的國際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
他們也曾出過差錯
產品順利打入美國市場,對企業來說,是一件歡欣鼓舞的事情。但是在這以前,他們也曾出過差錯。抽檢的數批樣品,被云南檢驗檢疫局發現存在不同程度的微生物指標超標。
發現了問題,就必須解決問題。針對這一情況,云南局工作人員主動約談企業老總、質量總監、生產負責人以及相關技術人員,并表態:“今天坐到一起是來商討解決問題的,請大家暢所欲言,不要有顧慮,有什么問題可以解決的當場解決,不能現場解決的會后我們一起調研。”面對面的交流,心貼心的服務,立即打消了企業的顧慮。
企業負責人認真介紹了企業的發展方向和行業前景,其中,著重談了出現質量問題的困惑。
出口產品質量不僅關乎企業生存發展,還關乎我國的產品形象和我國的外貿經濟安全。近幾年,由于出口企業忽視產品質量導致企業破產甚至導致國際糾紛的案例比比皆是。近年來,云南新海豐有限公司發展迅猛,出口總額大幅攀升,總體發展勢頭良好,但也存在一些亟需改善的方面。
經過“把脈問診”后,云南局檢驗檢疫人員針對企業存在的質量問題,開出了三劑“良方”。第一劑“良方”,切實提升企業產品質量意識。企業要認真按照出口食品企業衛生注冊與備案管理的有關要求,解決自身在質量管理上存在的問題,提升企業全員產品質量意識;第二劑“良方”,努力提升企業自檢自控水平。企業要按照出口食品企業衛生備案管理的有關要求,提升自檢自控水平,樹立企業是產品質量的第一責任人的意識,在實驗室人員培訓、能力驗證、實驗室硬件提升等方面不斷努力,優化在育種、養殖、飼料備案、投藥、加工等環節的全程質量控制,定期及時分析養殖水質報告和環境保護報告的相關內容,充分掌握養殖環境等多方面的信息;第三劑“良方”,服務企業發展戰略,配合企業做大做強。外貿經濟是國民經濟“三駕馬車”的重要一環,而云南的外貿企業大多還處于起步階段,因此必要的扶持對于企業做大做強意義重大。檢驗檢疫積極踐行服務企業的要求,積極為企業出謀劃策,努力服務好云南省的外貿經濟政策。
他們也曾猶豫不決
農產品出口是薄利行業,國際市場也是風云變幻,面對存在的困難和阻力,企業也曾一度猶豫。
為此,云南局牢固樹立“服務是根本”的思想,積極幫扶企業度過難關。及時向該企業通報國內外檢驗檢疫方面的最新規定、要求和相關信息,便于企業組織生產和進出口貿易;繼續執行活動物及動物產品檢驗檢疫降費規定,科學設置檢測項目,減輕企業負擔;指導不符合項的整改,幫助企業完善質量管理體系;加強宣傳培訓,不斷提高該企業人員素質。 云南新海豐有限公司潘鏡總經理告訴記者,企業的羅非魚產品檢出無機砷超標,他們從上到下都感到焦頭爛額,理不清頭緒。羅非魚出口是云南省的一個新興出口項目,如果無機砷超標問題從根本上得不到解決,將影響企業的發展和云南的漁民增收,也影響社會上對檢驗檢疫的能力認可。
為解決這一問題,云南局檢驗檢疫人員深入企業,深入一線,開展了大量的調查研究工作,首先查閱了美國最新的文獻資料,證實無機砷主要富集于羅非魚腸、鰓、皮膚及魚鱗中;然后根據研究科學數據分別將羅非魚魚片和羅非魚進行對比實驗,也進一步驗證了文獻資料的正確性。根據這一結論,及時向加工企業提出了以生產羅非魚魚片為主要的出口產品發展方向,有效規避了風險,促進了出口。為該企業出口美國排除了最大的食品安全隱患。
他們也曾困難重重
隨著出口規模的不斷擴大,云南新海豐有限公司生產原料魚的需求與日俱增,企業的備案基地遠遠不能滿足出口生產需求。怎么才能既滿足企業的備案基地數量需求,又保證企業的備案基地質量要求呢?
云南局檢驗檢疫人員對云南新海豐有限公司出口美國羅非魚新增備案養殖場進行了初步檢查。一周時間內,檢查組克服高溫酷暑和山路崎嶇的困難,長途跋涉2000多公里,對普洱市(景谷、寧洱、墨江)和玉溪市元江縣四縣13個申報備案養殖場進行了深入細致的檢查。檢查期間,檢驗檢疫人員分別與景谷和墨江兩縣農業局負責人及技術人員展開座談,并進行了《美國良好水產養殖操作規范》的專題培訓;同時,檢查組還考察了云南省羅非魚繁育基地。通過檢驗檢疫、企業、地方農業部門和養殖戶四方的緊密配合,活動取得了預期效果,為下一步的出口備案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根據景谷、寧洱和墨江三縣羅非魚養殖多種模式并存的現狀,檢查組梳理出三大類養殖模式,即:水庫野生放養、水庫網箱養殖和池塘人工養殖。根據這一特點檢查組確定了“加強基地備案源頭管理,根據養殖模式分類管理”的總體方針。
水庫野生放養人為干擾因素少,因此風險較小,檢查組著重向當地山民了解水庫上游流域內有無采礦業,確定上游無采礦業污染水體的情況現場即記錄在案,給予優先備案待遇,日后監管也可以采取寬松的政策;水庫網箱養殖存在人為干擾因素,有一定風險,檢驗檢疫人員著重檢查了飼料倉庫,并在現場采了水和羅非魚樣;池塘人工養殖存在較多人為干擾因素,因此,檢驗檢疫人員重點檢查了飼料倉庫、獸藥倉庫、池塘進出水口、生活污水排放、雜物的處理、投喂臺帳和死魚的處理方法等方面,并在現場采了水樣和羅非魚樣。
針對一些養殖場檢查出的飼料倉庫未做防潮防鼠措施、生活污水不做收集處理、池塘進出水口設計不合理等問題,檢驗檢疫人員現場提出了整改意見,對于基礎設施差且管理混亂的養殖場則采取現場否決的方法。按照“加強基地備案源頭管理,根據養殖模式分類管理”的工作方針開展工作,既提高了基地備案的工作效率,也為日后工作降低了監管風險。
從出過差錯到猶豫不決,從困難重重到最后堅定信心,云南新海豐有限公司提高了企業出口動物產品的國際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走上了科學規劃、科學發展之路,為產品強勢登陸美國打開了一片天地。
(云南檢驗檢疫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