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河州各級各部門在推進質量興州工作中,全面加強質量監督管理,促進了全州經濟增長速度與質量、結構、效益協調發展,產品質量、工程質量、農產品質量、服務質量和環境質量水平穩步提升。
一是加大工業產品質量監管。建立從產品生產加工、出廠銷售到售后服務的工業品全過程監管鏈條,切實加大監督抽查力度,擴大監督抽查覆蓋面。2011年全州工業產品質量監督抽查417家企業,涉及26個大類653個批次的產品,綜合檢驗合格530批次,不合格98批次,實物質量抽查合格率84.4%。食品類抽取實物樣品910個,合格率為85.5%,較上年度增加5.5個百分點。
二是加大農產品質量監管。農業部門制定了以穩步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為重點的工作方案和計劃,切實加大“三品一標”認證力度及監管工作,全州農產品質量不斷提高。目前,已完成云南瀘西縣威龍農業發展有限責任公司等6家企業13個產品的綠色食品認證,認證數占計劃數的130%,認證面積20000畝,產量24550噸;完成紅河陽光產業有限公司、彌勒縣溫泉經貿有限公司等9家企業10個產品的無公害質量認證,認證數占計劃數的100%,認證面積11510畝,產量25141噸;完成紅河、金平、綠春、河口4個省級無公害農產品產地認定整體推進認定項目縣的土壤樣品1530個、水樣108個的采樣制樣工作。
三是加大工程、服務和環境質量監管。建立健全了“政府推動、部門協作、企業為主、社會參與”的大質量工作機制,以及“地方政府負總責、企業負主責、監管部門各負其責”的質量責任體系,質量興州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按照重點工作分解方案,統籌協調推動各項工作任務落實。州住建部門從加強組織領導,開展工程建設法律法規宣傳,加大工程質量、施工安全、建筑市場監督檢查等方面著手,強化對全州工程質量的監管,有力推動了工程質量的提升。2011年,全州累計監督單位工程項目726項,建筑面積652.52萬平方米,竣工驗收項目313項,面積244.1萬平方米,備案工程260項,面積160.91萬平方米,竣工驗收合格率達100%;州商務局制定下發了《關于在全州開展服務標準化加油站創建活動的方案》,緊緊圍繞“環境整潔、計量準確、質量可靠、著裝一致、態度熱情、文明禮貌、服務快捷、誠實守信、功能完善”九個方面的要求,大力開展服務標準化加油站創建活動;州交通運輸系統相繼出臺了《紅河州客運站點服務示范窗口工作實施方案》、《紅河州高快客運服務示范窗口工作實施方案》《紅河州運政系統服務示范窗口工作實施方案》《紅河州收費站點服務示范窗口工作實施方案》,積極行動,在全州交通運輸系統深入開展“質量興州”工作;州衛生部門制定下發了《紅河州醫療質量管理工作方案》,于2015年9月底前分三個階段在全州各級各類醫療機構中廣泛開展“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宗旨,牢固樹立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理念,不斷提升醫療服務質量,確保醫療安全”的質量提升工作;州旅游局出臺了系統內標準化、示范點實施細則和考核方案,切實做好質量興州和標準化標準;州民政局出臺了敬老院、福利院實施質量興州發展戰略工作目標;州工商局制定了《實施質量興州戰略服務質量提升工作實施方案》;相關部門也結合實際,分別制定本部門實施質量興州戰略的工作方案,明確了時間、步驟和方法。通過加大對服務質量的監管,全州主要服務行業的顧客滿意率顯著提高;州環保部門認真落實各項環保措施,確定了低碳節能減排目標,不斷加大環境執法監管力度,嚴格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制度,扎實開展重金屬污染整治,深入推進“七彩云南•生態紅河”綠色創建行動和綠色傳播行動,全州生態和環境質量明顯改善。
四是加強質量檢驗檢測能力建設。緊緊圍繞紅河州主導產業的提升和發展,著重抓好高新技術產品、農用產品、節能環保產品和食品、醫療器械等涉及安全產品的監督檢驗和應急技術保障能力建設,全州質量檢驗檢測能力不斷提升。2011年,紅河州質量技術監督檢測中心先后申報四次、共計約1070多萬元的技術裝備采購計劃,已完成采購460萬元。目前,國家有色金屬標準化委員會重金屬分技術委員會錫和錫合金工作組落戶紅河,錫、銦國家產品監督檢驗中心申報工作全面啟動,計劃投資1000多萬元的云南省豆制品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實驗樓主體建筑工程已完成投資300多萬元。同時,進一步加強縣級民生計量、食品等常規檢驗和快速檢測項目建設,全州已擁有國家級技術中心1個,高新技術企業15戶,省級企業技術中心7個,州級企業技術中心9個。(鐘相德)
鐘相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