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吳 彬)2011年12月2日,廣西壯族自治區食安辦主任譚明杰在全區推進食品安全重點工作會議暨食品安全法律法規政策培訓會上表示,未來廣西所有食品生產經營企業和工商戶都要建立食品安全信用檔案,并將信用記錄與工商、稅務、金融等管理服務掛鉤,扶持優質企業、淘汰劣質企業。下一步,自治區食安辦還將逐步提高食品經營的準入門檻,嚴重違法者不允許再涉足食品行業。
據悉,從2011年6月起,廣西各地對乳制品、食用油、肉制品、保健食品、酒類等安全隱患大、公眾關注度高的重點領域、重點環節、重點品種組織開展食品安全9項專項行動。截至10月底,在對全區超過100萬家食品生產經營單位的檢查中發現,4494家屬違法違規生產經營單位,同時發現問題食品470種,有4059家食品生產經營企業被限期整改,立案查處案件1442起,涉案金額1149.0萬元,罰沒款459.64萬元,取締無證無照生產經營單位594家,搗毀違法生產窩點148家,抓獲涉案人員157人。
自治區副主席李康在作輔導報告時指出,廣西食品安全形勢總體穩定并保持向好趨勢,在全國屬中等水平,由于廣西食品安全基礎薄弱,仍處于風險高發期和矛盾凸顯期。她同時表示,今后一個時期廣西食品安全工作將重點推進“持續深入開展食品安全整治工作”等九項內容,在談到農村食品安全監管機制時李康說,下一步廣西將推行農村食品安全監管“一專三員”,即鄉鎮設食品安全監管專干,村設食品安全協管員、信息員和聯絡員的農村食品安全監管機制,以此延伸監管的觸角,努力實現監管全覆蓋、無盲區。
據了解,本次會議主要是貫徹黨中央、國務院和自治區黨委、政府關于加強食品安全的工作部署,學習培訓《食品安全法》等有關法律法規,總結廣西食品安全工作,交流各地食品安全工作經驗,研究食品安全形勢,破解重點難點問題,部署下一步食品安全重點工作。《中國質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