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基于Java技術的以B/S多層結構體系為基礎的網絡應用服務平臺,銀檢通電子支付平臺(以下簡稱銀檢通)是一種由企業與檢驗檢疫機構、銀行簽訂三方協議,約定結算標準規范,通過銀行交易結算中心實時向檢驗檢疫收入專戶劃款的技術方法。近年來,江蘇檢驗檢疫局財務處緊緊圍繞“打造五區鑄強局”的工作目標,不斷深化財務管理建設,積極將現代管理的新理念、新方法引入到財務管理工作中。銀檢通的開通,全面涵蓋了各項檢驗檢疫業務的電子收費和退費業務,具有實時電子收費、電子撤單、電子退費、自動電子對賬等多種功能。不僅為企業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安全的繳費方式,也極大保障了檢驗檢疫費的資金安全,受到了企業的普遍歡迎。自銀檢通開通以來,全省共有10家分支局上線運行,業務覆蓋率穩步上升,截至2011年12月底,全年已有1960多家外貿企業加入,累計支付6.8萬多筆,金額1.72億元,銀檢通的巨大作用得以初步體現。
一、扭轉了全省系統收費工作落后局面
長期以來,檢驗檢疫系統的收費業務一直是多種收費方式并存,金額小,筆數多,工作效率低下,嚴重影響著出口企業的通關速度。銀檢通支付方式由檢驗檢疫執收機構具有收費權限的收費人員發起,通過銀檢通系統向銀行發起收費指令,由銀行從企業的付款賬戶中將款項劃入檢驗檢疫收入匯繳專戶,原來需要幾分鐘才能辦完的業務,現在只需要鼠標輕點幾下就可順利完成,大大減少了報檢企業繳付檢驗檢疫費用的時間。
二、打破了全國系統電子支付應用技術瓶頸
近年來,國家質檢總局和不少直屬局也在研究電子支付相關業務,但因推廣面小、錯誤多、與相關收費政策有沖突等原因,項目的推廣應用遇到極大困難。銀檢通超越了上述技術瓶頸,通過合作銀行接入中國人民銀行集中代收付平臺,實現跨行支付,取得了較大成功,即使在偏僻的農村,也能得到廣泛的應用。據統計,太倉局自9月份開始啟用銀檢通系統以來,累計收費3700多筆,金額1926萬元,占總收費額的90%左右,其中跨行結算企業數達到80%;南通局2011年收費額達到5.6萬多筆,總計收款金額9387萬元,占總收費額的84.74%,其中跨行結算企業數達到32%。
三、打造全省系統規范的收費統一平臺,降低收費財務風險
作為全省系統統一收費平臺,檢通不僅能支持行政規費電子繳款,而且能支持企事業單位電子收費,各局下屬企事業單位可借助銀檢通平臺,實現電子支付,提高收費資金到賬率,規范收費行為。目前不少企事業單位(尤其是“消殺滅”業務)存在先開票后收錢的問題,資金到賬率低,甚至存在呆賬問題,銀檢通業務的開通,“開票即收款”將極大提高收費資金到賬率,大大降低企事業單位的財務風險。
四、創新全省收繳監管新方式
銀檢通在全國系統首次實現了全省支付業務集中和數據集中,省局可在平臺上在線對各局收費進行實時監管和風險分析,并實時掌握各局收費進度,同時通過銀行賬戶集中管理,可對各局規費進行統一集中匯繳,前瞻性的設計與開發使銀檢通業務與當前總局的非稅收入匯繳改革進程保持一致。
五、創新檢銀企業三方合作新模式
銀檢通充分利用了檢驗檢疫系統和銀行原有的計算機網絡資源,通過專業網絡將企業、檢驗檢疫部門、銀行連接在一起,將檢驗檢疫的電子業務延伸到銀行網上,提供了在統一的網絡內、地區間開展電子支付業務“三位一體”的“三贏”方案。銀檢通采用統一的接口規范獨立接入各自的業務系統,確保了系統的安全、高效與快捷和企業支付的安全和便利。銀檢通開通至今,未發生一起支付安全事故,企業也逐步打消了原先的資金安全顧慮。
六、降低了企業繳費成本
銀檢通支持繳費企業跨行支付,避免強求企業在指定銀行開立銀行賬戶,企業只需按照最低收費標準向銀行支付跨行手續費,即可實現跨行支付。銀檢通同時具有批量支付和并批支付的功能,使企業以較小的成本進行大批量的支付,進一步降低了企業的支付成本,受到了企業的普遍歡迎。據統計,目前南通局共有上線企業1100多家,約占經常報檢企業的80%左右;太倉地區已有超過300多家企業辦理銀檢通業務,占經常報檢企業的85%。
七、減輕檢企雙方財務人員核算的工作量
對外貿企業財務人員來講,由于支付筆數多,金額少,經常會出現對賬不清的情況,銀檢通為企業打印與銀行同步的電子支付清單和憑證,方便企業查賬核對,減輕了財務人員工作量;針對各分支局每日大批量的支付業務,銀檢通設計了歸集入賬的方式,簡化財務核算,減輕對賬工作量,提高了財務入賬工作效率;根據相關規定,銀檢通可以通過銀行直接進行撤費和退費處理,相關費用可直接退回原支付賬戶,極大便利了基層局和相關企業的業務工作。(趙斌 李加兵)
趙斌 李加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