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國家質檢總局和廣東省委省府的部署,廣東檢驗檢疫局嚴格按照總局“抓質量、保安全、促發展、強質檢”工作方針,進一步落實 “適量、均衡、優質、應時”要求, 采取了加強源頭監管、部署人員值守、狠抓關鍵環節、制定應急措施,確保春節期間供港澳農產品食品等生活必需品的足量安全供應,為港澳市民過上一個歡樂祥和的傳統佳節提供了優質保障。
供港澳農產品食品全部經檢驗檢疫合格,優質安全
春節期間,廣東省(除深圳、珠海外)供港澳農產品食品達7003批6550.79萬美元,其中鮮活農產品,有活豬3.17萬頭、約占內地供應量的70%,活禽15.17萬只、約占內地供應量75%,塘魚等水生動物2024.6噸、約占內地供應量的95%;生鮮食品方面,蔬菜22304噸、約占內地供應量的50%,冰鮮禽肉5800噸、約占內地供應量的85%,冰鮮豬肉822噸、約占內地供應量的90%,冰鮮水產品2261噸、約占內地供應量的80%以上,鮮奶972噸、占內地供應量的100%,蛋品86噸,以及飲料、餅干、調味品等幾十種深加工食品7144噸。所有供港澳農產品食品均經檢驗檢疫合格,為港澳節日市場提供了優質安全食品,為港澳同胞歡度佳節營造了平安和諧氛圍。特別是惠州、中山、東莞、廣州、番禺、新會、增城、清遠、云浮、河源、肇慶、汕尾、湛江等主要供應地分支機構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保證了各項工作的順利完成。
融“把關”于“服務”中,更好地營造良好食品安全環境
為確保節日期間港澳市場對生活必需品的供應需求和安全衛生質量,營造一個良好的食品安全氛圍,廣東檢驗檢疫局力推七大舉措:
一是明確責任抓落實。局黨組書記、局長親自部署,分管領導靠前指揮,各分支機構召集一線工作人員,細化分工,責任落實到人;主動約談企業代表,要求企業切實承擔起食品安全第一責任人的職責。
二是組織貨源保需求。適時分析形勢,開展摸底調查,逐一核實存欄、出欄數量和生產、加工及供貨能力,共涉及轄區28個分支局的供港澳活豬企業90家、活牛中轉場3家、活禽飼養場42家、水生動物養殖場78家,蔬菜種植基地150余家16萬畝,冰鮮水產品加工廠配套養殖基地300余家、冰鮮肉類加工廠及其配套養殖基地173家。
三是周密部署防突發。借鑒2008年南方極端天氣下“抗災保供”經驗,提前介入,完善預案,確保檢測試劑等應急物資貯備充足,動物飼料倉儲足量,保溫御寒措施落實,充分發揮保供“蓄水池”作用。各相關分支機構均專門成立了供港澳農產品食品安全工作小組,確定聯系點和聯系人,建立熱線電話,實行全天候24小時值班制度,及時穩妥處置可能發生的各類農產品食品安全問題。
四是加強檢疫保安全。節日期間共檢測了1816份禽流感病毒PCR咽肛拭子,2970份禽流感HI抗體,均未發現異常。在動物養殖場、種植場、加工廠、實驗室、辦公室等,不論除夕初一、天寒地凍、起早摸黑,都有人員留守,有1178人次加班輪流參與了實驗室檢測、養殖場巡查、現場采送樣、出口監裝等。
五是提升服務保質量。抓住關鍵控制點進行服務式把關,以會議、督查、文件、電話、信息等多種方式要求各分支機構和出口企業時刻保持清醒頭腦,優先保證供港澳農產品食品的檢驗檢疫,加快口岸通關速度,確保產品安全和順暢供應。
六是縱橫溝通信息共享。積極與外經、農業等地方政府主管部門聯絡,建立節日期間24小時聯系機制,與港澳政府機構全天候電話溝通和協調;對向轄區各分支機構保持熱線聯系,同時還通過媒體、網絡、企業反饋等動態收集掌握港澳市場反應和輿情。
七是營造氛圍促和諧。針對供港澳農產品食品,節前先后接受了中央電視臺、中新社、廣東電視臺、大公報等內地和港澳多家媒體的采訪,營造一個良好輿論氛圍,為廣大消費者提供正確導向。
(廣東檢驗檢疫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