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月10日,珠海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召開新聞發布會,向媒體通報2011年珠海出入境檢驗檢疫局轄區進出口產品質量總體情況以及該局在確保進出口產品質量安全、促進質量水平提升方面的工作思路和主要措施。該局新聞發言人辦公室主任黃新民發布了相關情況,并和該局動植物檢疫監管處吳長坤處長、檢驗監管處陳新安處長、食品安全監管處副處長宦萍一道回答了記者提問。來自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新社、羊城晚報、珠海特區報、珠江晚報、珠海電視臺、珠海電臺、澳門日報、澳門大眾報等9家媒體的記者參加了此次新聞發布會。
2011年,珠海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在國家質檢總局和廣東省委省政府、珠海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緊緊圍繞“抓質量、保安全、促發展、強質檢”十二字方針,著力構建以風險管理、準入管理、全過程監管、誠信管理“四大監管機制”和應急處置、信息通報、質量分析、專項整治“四大工作機制”為主體的有珠海特色的進出口質量監管體制,提高企業監管、專項整治、行政處罰、工作質量檢查、行政執法稽查“五項工作有效性”,不斷加強對進出口產品的質量監管。一年來,該局積極妥善應對處理了日本核泄漏、德國大腸桿菌、臺灣塑化劑、香港禽流感疫情等重大突發事件,嚴格把好供港澳食品農產品、進口肉類產品、進出口食品、重點敏感商品質量安全關,深入開展“雙打”專項行動,在確保珠海轄區進出口產品質量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績。
2011年,珠海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共完成出入境貨物檢驗檢疫38.38萬批,貨值366.29億美元,貨值比去年增長20.28%。其中,入境貨物貨值171.02億美元,同比增長27.25%;出境貨物貨值195.26億美元,同比增長14.78%。從檢驗檢疫結果看,2011年珠海出入境檢驗檢疫局轄區進出口產品的質量安全狀況總體向好,共檢出不合格產品403批次,不合格貨值1394萬美元,批次不合格率為0.11%。其中不合格出口產品44批次/貨值64萬美元,出口批次不合格率為0.02%;不合格進口產品359批次/貨值1330萬美元,進口批次不合格率為0.28%。在檢出不合格產品中,進口產品比重大于出口產品,進口批次不合格率是出口的14倍。
據黃新民介紹,2012年,該局將進一步強化地方政府、企業和監管部門三方質量責任的落實,以“四抓好”促進健全“政府總責、企業主責、監管部門主管”的社會質量工作機制,提升質量和質量管理水平。一是抓好質量戰略的宣傳貫徹。認真宣傳貫徹好國家《質量發展綱要》,落實廣東省政府關于質量強省的部署,加強對質量強市戰略的研究,積極推動珠海市開展爭創“全國質量強市示范城市”活動。二是抓好質量體系的健全完備。建立健全標準化體系、認證及認證執法監管體系、質量責任體系、質量誠信體系和聯合執法體系等5大質量基礎體系,提高“抓質量”的科學性。三是抓好質量機制的健全。建立健全質量分析機制、質量獎懲機制、新聞宣傳機制和品牌創建機制,圍繞服務珠海支柱產業發展,實施以質取勝,支持珠海實施名牌戰略,幫助培育本地出口品牌。四是抓好質量水平的提升。提升企業質量管理水平、產品質量水平和自身監管質量水平,落實企業質量安全主體責任,引導企業推廣先進的質量管理體系,幫助企業建立質量監督控制關鍵崗位責任制,指導企業加強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質量管理。重點圍繞珠海地區主要進出口商品和涉及民生安全的重點敏感商品如供港澳食品農產品、進口凍品、進出口食品、動植物產品、婦女兒童用品、家用電器產品、機電設備、能源產品和輸非商品等開展重點產品質量提升活動。強化檢驗檢疫準入許可、依法施檢和檢測實驗室認可工作,用好注冊備案、檢驗檢疫、非法檢商品抽查檢驗、通報召回調查等手段,全面把好進出口商品質量關。同時加強自身工作質量提升,落實行政執法責任制,著力抓好“監管之監管”。
隨后,黃新民、吳長坤、陳新安、宦萍分別就記者關心的進出口乳制品質量、出口LED燈具質量狀況、供港澳水產品和水果加工配送中心、供澳食品農產品情況等問題進行了解答和說明。
(珠海檢驗檢疫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