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汽車產業“聯合艦隊”揚帆起航
——蘇州檢驗檢疫局積極推進出口產業集聚示范區建設
近年來,在江蘇檢驗檢疫局和蘇州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蘇州檢驗檢疫局主動結合蘇州汽車零部件產業發展實際,根據蘇州市委市政府關于加快經濟結構調整、大力推進自主創新等一系列重大戰略部署,以“產業集聚區”為抓手,優化組合現有產業資源和優勢,創新檢驗監管機制,積極發揮職能優勢,著力扶持地方優勢集聚產業,與地方政府一起加快推進出口汽車零部件產業集聚監管示范區的建設。蘇州出口汽車及零部件產業集聚監管示范區已批準成為省級示范區,集聚了一批以博世汽車、金龍客車等世界100強、國家免驗企業為代表的汽車及零部件專業制造廠家2000多家,產品覆蓋客車整車、汽車變速箱、汽車線束、汽車音響等多個領域,蘇州已越來越成為國內重要的汽車及零部件產業基地。
蘇州出口產業集聚監管示范區自建設以來,在推動服務外向型經濟轉型升級,在提升企業管理水平、提高質量控制能力、發揮產業集聚優勢等方面發揮了積極的作用,有效發揮了輻射帶動、示范引領的積極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一、筑巢引鳳,發揮集聚區產業群聚效應
經過檢地雙方共同不懈的努力,蘇州出口汽車零部件產業集聚示范區自正式掛牌成立以來,產業集聚區極富吸引力的服務舉措和完整的產業鏈吸引了大量企業入駐,中國汽車零部件(蘇州)產業基地和清華大學(蘇州)汽車工程研究院的陸續加盟,麥格納汽車系統(蘇州)有限公司、蘇州中部電子有限公司等8家汽車制造企業紛紛入駐,蘇州出口汽車及零部件產業駛入高速發展的快車道,產業集聚效應日趨顯著,產業鏈上下游企業關聯度較高,分工細致,緊密合作,集聚了在國內汽車產業中有著舉足輕重影響力的“生力軍”,大型客車整車產量和出口量分居全國第二,汽車線束產品市場占有率為全球第三,汽車用揚聲器出口額占全國60%以上。
二、多管齊下,發揮集聚區政策疊加效應
如果說產業經濟的自發性形成是市場經濟那只“看不見的手”在推動的話,那么出口產業集聚示范區高端化、國際化的發展趨勢,則是集聚區的扶持政策這只“看得見的手”起到了強有力的推動作用。蘇州局迅速推出支持產業集聚區建設的十項舉措,堅持先行先試理念,對區內符合條件的企業大力扶持,優先支持區內企業申請綠色通道和無紙化報檢,做到“管得住、放得快”,提高貨物通關速度;通過出口免驗、虛擬口岸-直通放行、優惠原產地證等措施,幫助區內企業減負增效。檢驗檢疫部門的傾力支持得到了地方政府的積極響應,蘇州市地方政府在建設公共檢測平臺、出口高新技術及自主品牌產品等方面推出政策扶持獎勵資金,這些實實在在的舉措大大加快了蘇州產業集聚區的建設步伐。
三、國檢引航,發揮集聚區建設引領效應
蘇州檢驗檢疫局積極開展質量提升活動,通過“樹標桿、找差距”等質量對比提升活動,有效提高集聚區企業整體質量水平。在全社會營造了“政府重視質量、企業追求質量、社會崇尚質量、人人關心質量”的良好氛圍。在助推集聚區發展進程中,蘇州檢驗檢疫局還配合政府相關部門,積極參與組建汽車及零部件行業協會,充分發揮行業協會的溝通協調與行業自律功能。地方政府、監管部門、企業和行業協會加強合作,緊密銜接、協調配合,構成“四位一體”的管理體系,形成緊密銜接、協調配合的質量安全監管網絡和工作合力。
四、開放共享,發揮公共平臺服務集聚效應
為蘇州汽車及零部件產業發展提供關鍵技術支持和服務,蘇州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清華大學汽車工程系、中國汽車零部件工業公司三方經友好協商,共同建設蘇州汽車及零部件公共服務平臺。公共平臺以服務蘇州汽車及零部件產業的轉型升級與自主創新能力提升為總目標,以“開放、聯合、共享、創新”為原則,共建檢測技術服務平臺、科技研發服務平臺、技術培訓服務平臺、信息資源共享平臺。公共服務平臺將匯聚合作三方各自的優勢,集百年高校的研發優勢、龍頭企業的行業優勢、監管部門品質管理經驗優勢,使之成為產品創新的測試平臺、人才技術的交流平臺、信息匯聚的共享平臺、行業水平的提升平臺。
產業集聚監管示范區已成為業務改革創新的示范區、進出口商品質量提升的示范區、檢地合作共同發展的示范區,為優化經濟結構、轉變發展方式、實現集約化發展提供了新的載體和平臺,為打造五區強局、促進區域產業經濟科學發展做出貢獻。(朱曉蘭)
朱曉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