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江陰檢驗檢疫局統計,2012年1至5月,江陰港進口鐵礦81批、累計重量175.9萬噸、貨值1.96億美元;經該局檢驗,發現品質指標不合格鐵礦48批,批次不合格率達59.3%,不合格原因主要為鐵含量低于合同規定的最低值(或拒收值);雜質含量高于合同限值;水分高于合同規定的最高值;粒度不符合合同規定等,出證對外索賠298.2萬美元。另有一批夾雜大量鑄鐵廢碎料等固體廢物而實施退運處理。
今年以來,江陰港進口鐵礦呈現品種多,批量小,產地繁雜特點,進口塊礦比重上升,達總批次的4成,并有多批未經處理的原礦進口。同時,由于進口鐵礦貿易價格不穩定,呈波動下跌態勢,而江陰港以進口貿易礦為主,國內收貨人對到貨檢驗時限要求很高,為盡快對外結算和對內銷售,普遍提出加急出具檢驗證書要求,造成一線取制樣工作壓力相當大。江陰局以新碼頭開放為契機,高標準建設近450平方的礦產品制樣中心,并派專業技術人員赴重點散貨碼頭現場講解規范取樣程序,督促港務部門協同完善取樣流程,優化取制樣工作效率,確保快速準確地作出檢驗結論,有效維護國內收貨人權宜。(徐盛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