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學監管塑品牌“生命力”
——無錫檢驗檢疫局全力推進摩托車、電動車出口產業集聚監管示范區建設
近年來,江蘇檢驗檢疫局與省商務廳緊密合作,在全省共同開展出口產業集聚監管示范區建設,促進集聚產業做大做強,主導產業高端發展、傳統產業轉型發展。目前,無錫摩托車、電動車出口產業集聚監管示范區已初具規模,區內擁有4家全國摩托車百強企業,26個省級以上的品牌,953項專利,有力推動了無錫市制造業的轉型升級和產品質量的跨躍提升。
2012年,無錫局全面落實質檢總局“抓質量、保安全、促發展、強質檢”方針,在集聚監管示范區建設中,突出理念創新、業務創新和管理創新,全面實現科學監管,為無錫摩托車、電動車品牌鑄造新的生命力。
一、深化檢地合作,實現監管立體化。不斷鞏固和深化檢地合作,制定集聚區多方管理聯動方案,建立和完善“檢地合作、檢監合作、檢企合作”機制,著力在加強質量監管、共建信用體系、擴大對外出口等方面取得實效。進一步加大與質監局檢測機構、企業檢測實驗室的檢測互認和數據比對,形成了共同抓好質量工作的合力,營造質量工作良好氛圍。通過完善統一的質量安全和國際技術貿易措施信息通報機制,落實統一的檢驗檢疫業務辦理專窗,實現了摩托車、電動車出口在2012年的持續增長和有效轉型。
二、推進監管改革,實現監管效能化。針對摩托車、電動車產業集聚區內出口企業和產品現狀,繼續推進檢驗監管業務改革,推行“二分一合”檢驗監管機制,在此基礎上試行“風險評估+一致性管理”的新模式,建立以針對進口國標準檢測并結合體系評價的風險評價為基礎、通過以一致性檢查、高風險項目抽測等方式進行的一致性管理為手段的“合格評定”模式,檢驗監管方法與國際接軌,實現檢驗監管水平上新臺階。
三、鼓勵科技創新,實現監管智能化。全力推進“感知檢驗檢疫”工程建設。全面推廣運用“3G移動視頻監控系統”,對區內企業的產品查驗、對非和對伊朗監裝等環節進行遠程監視和控制。全面運用移動CIQ技術,在工廠查驗或檢驗現場即完成遠程分單,現場登記檢驗結果,即時擬證,提高檢驗員的工作效率同時減少企業取單通關的等待時間。拓展“國檢通”項目應用領域,逐步將查驗、企業現場監督等工作納入移動檢驗檢疫項目。著手搭建“檢企通”平臺,通過與業務主干系統的信息交互,為區內出口企業提供報檢、檢驗、放行、繳費情況等信息查詢。
四、依托技術平臺,實現監管多元化。為摩托車、電動車企業尋找產品的差異化、多樣化發展道路是今年集聚區監管工作的一個重要任務。通過依托本系統及本地區各相關實驗室,聯合企業加強技術合作,通過共同研發、技術改進等方式提高產品的技術含量。具體技術發展方向有:一是向多樣化、智能化方向發展;二是向安全性、可靠性方向發展;三是向節能、環保方向發展;四是向舒適型、美觀性發展。
五、立足服務發展,實現監管人性化。持續推行“國檢惠貿”工程,不斷豐富服務內容,完善服務模式,深化服務內涵。對區內重大項目建設,提前加入、超前服務,推行一企一策,強化政策幫扶,及時將國際技術性貿易措施、檢驗檢疫政策法規、各類優惠原產地措施等最新動態及時通報相關企業。以提速增效為目標,加強區內通關業務改革創新,加快通關放行速度。繼續拓寬區內綠色通道企業范圍,年內幫助1-2家企業申報國家質檢總局綠色通道資質。積極推進無紙化報檢工作,優化無紙化報檢方式,年內新增無紙化報檢企業1-2家。(邵翊)